下载此文档

皮囊与灵魂—读后感.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皮囊与灵魂—读《皮囊》有感----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努力和坚持,都来源于当初我们那徘徊许久对生活的抉择。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不过是一具驱壳,一层皮囊。在《皮囊》一书中,蔡崇达指出:人活着不过是一具皮囊,实际并没有多大作用。当这个观点出现在我视线时我不禁为之震惊,为什么这样说,这种说法岂不是否定生命,否定传统?“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用各种形式来叙述他的观点,这种对于传统独具挑战性的观点的产生源自于他那看似无文化,但偶尔说话却文绉绉令众人喑然的阿太。阿太是一个神婆,但她却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让作者为其折服,让所有读者为其折服。阿太面对女儿的死亡没有一滴眼泪一声叹息,只一句“因为我舍得”,她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阿太临走前告诉蔡先生:“死不就是一脚蹬的事情,要是诚信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以后,我已经没有了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这个老人啊,把肉体和灵魂的关系划分得如此清楚,尽管现实,但我们却接受了。阿太让作者感到安然,也让我们感到安然。作者在其阿太对皮囊与灵魂的理解上加深了剖析。以前的我们,崇尚灵魂,不停地尝试过挖掘生命与灵魂的关系,得到的却总是一些虚无缥缈的概念,最终还是以“爱护生命,让生命得以长存”的结论告终。然是啊,人活着又怎样,不过是一具驱壳,里面除了有着流动的血液,跳跃的思想,还有什么呢,也就是一层血液,思想都是附在皮囊上的,若不好好利用这流动的血液与跳跃的思维,与死人又有何分别,不过也行尸走肉一具罢了。而真正陪伴我们恒久不变的,是我们的灵魂,肉体是灵魂的累赘,灵魂是肉体的依附,肉体是拿来用的,而不是拿来伺候的。没有了肉体,也许灵魂会变得更纯洁,更加没有负担,来去自如。我们的肉体不过是一具驱壳,而灵魂才是长久不变陪伴于我们的东西,人活着,就是要把这副皮囊给用好,别像行尸走肉一般活于世界。对于生命和灵魂,蔡崇达通过对他阿太的生活以及父亲的病痛刻画来诠释,其中父亲的病痛在此书中占据了大量篇幅。从作者高中时期开始,围绕全书,不管是从母亲的房子,还是细节刻画的残疾一章,都没有离开过刻画父亲的病。父亲是皮囊与灵魂斗争的一个典型,在病痛中,他那顽固不服输的灵魂与难以支撑的躯体进行了一场战役,胜负难定。父亲在作者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目标。他生病后,脾气会时常很臭,但偶尔又是一个孩子。关于父亲的描写,有几个画面对我印象很深,第一个是父亲生病之后,其不能接受自己即将终生半身瘫痪的事实,不停地尝试锻炼来恢复自己以前健壮的身体,最后却总是摔倒后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当一个人失去自己原有的能力,离开自己原有的归属,却原来是如此地无助,而本性,即对生命凋亡,对即将挥别原有的自己的一种恐惧便又这样毫不留情面地被人给揭露了出来;第二个画面是作者母亲一次晚饭做得不合父亲胃口,父亲大吵大闹搞得全家鸡飞狗跳,他这一比孩子还任性的行为让人不得不为这个可怜却又幸福的家庭感到心疼;第三个画面也是让我无比感动的一个画面,父亲病重后越来越不清醒,却时常坐在街边像个小孩子一样坐在家门口炫耀他家黑狗达,这种父爱啊,虽然表现得如此任性,尽管可能让人不忍失笑,但更多的却是任性又可爱的行为带给人的难以表述的感动;最后一个画面是父亲过世后,作者在一个夜晚思念起父亲,不自觉地走到父亲生前的房间里,看到床头的一张相片,一张不知何

皮囊与灵魂—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3-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