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施爱合力教育
【摘要】成功的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和谐教育、赏识教育、智慧教育,是孩子良好人格、智力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它要求家长对孩子理智施爱,不溺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做到家校合力,有效教育。
【关键词】理智施爱素质教育良好环境行为习惯合力教育
爱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态度。父母对儿女的爱是一种简单、自然、丰硕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理智、负责的教育态度。这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精神环境,不论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父母之爱有真爱和溺爱之分。真爱,即理智的爱,是一种健康的爱;溺爱则是一味姑息迁就,是一种低级错误的爱。前者对子女的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后者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在我们的家长中这两种爱都有。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同时作为一位从教十几年的教师,我与不同素质和层次的家长交流过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方式。做家长的没有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我们说,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因此,教育孩子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那么怎样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呢?在此,笔者谈个人如下较为粗浅的看法。
一、理智施爱,不溺爱
理智施爱就是把爱的情感与教育的理智结合起来,对孩子爱而不宠
,不溺爱,溺爱不能算是真爱。
爱是人类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爱,同时也向别人付出自己的爱。在所有爱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最自然的,也是最为牢固的。孩子只有体验到父母的爱,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可是,爱孩子也是有学问的,有讲究的,虽然父母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见得都能教育好孩子。许多家长不理智的爱,溺爱会滋长孩子的缺点。我们身边“要星星不给月亮”的父母却比比皆是;学校门口,接“小少爷”、“小龙女”的人,车排成长队现象随处可见。如此导致孩子变得自私、任性、贪婪、蛮横,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只有理知施教,才能将爱的动机与爱的效果统一起来。只有理知施教,渴求子成龙,女成凤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我们讲的理智施爱,就是重视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把施爱与施教结合起来,让孩子在爱的温暖中懂得做人的义务和责任,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如此孩子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更稳。
二、素质教育,非技能
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技能等等的综合,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竞争意识、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战胜挫折的毅力。素质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教育的理念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当孩子悲观失望时,鼓励其打起精神重新来,并教他如何重新开始,注重孩子的素质培养,不要片面地认为“技能即是素质”,以致于孩子的双休日出现“赶场子”的现象。
三、良好环境,是前提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温馨和谐、热情温暖、民主团结、积极进取的。它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家教成功的前提。生活在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下,孩子自然会感到幸福温暖,有安全感,性格开朗活泼,能热情关心他人,尊重长辈,且能愉快地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建议。可我们的现实中也不乏有单亲的孩子和父母离异的孩子,这样的家庭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家庭中的榜样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的素质和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素质和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若成长在一种充
理智施爱 合力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