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的对比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的对比分析.doc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的对比分析摘要颤音是声乐演唱最基础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声乐颤音的演唱状态也是声乐演唱状态的正确追求,但在形成这一正确状态的过程中,声乐训练耍克服诸如直咅、抖咅、摇咅这些常见的声乐现象。关键词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对比分析声乐颤音是指演唱时声音音髙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的频率作出波动的变化。“在咅高上至少有半个音的变化”而波动的“6〜7的频率被确认为是平均的。”5〜8的频率一般被确认为正常。在颤音中,除音高的变化外,还伴随着音强、音色的变化。良好的颤音平均、流畅、圆润、节律感好(“一个优秀的歌手使其速度成为颤音的倍数。就是说,他试图使他的颤音,就每一拍來说,是‘均匀出來的’),在音色上柔则给人一种绸缎般的流动和润滑感,刚则给人一种波涛般激进昂扬的动力感,散发出浓烈的艺术芳香。抖音和摇音是指演唱中错误的颤音。如果颤音频率高于8以上且无规律难以控制,就成了抖音:而如果颤音频率低于4以下且无规律难以控制,就成了摇音。摇音振幅较大,有时会超过一个全音,而正常颤音振幅一般为半咅以内。直音是指演唱中没有正常的波动或颤动的声波微弱得让人耳不易识别,只有平直感觉的声音。直音在山歌和牧歌中常见,原生态民歌演唱中运用较多,给人一种空阔、辽远、质朴的感觉。木文将在对三者(颤音、错误的颤音、直音)产生机理、气息运用、喉头状态、共鸣音色等方作对比分析。以期揭示声乐演唱的正确状态的规律,提高声乐教学效率。一、三者产生的机理分析(一) 颤音产生的机理分析颤音的产生是由于神经向机理输送神经能的结果。从其音高的变化来看,最直接的来源应是喉头的环甲肌的周期性运动。“最近的肌肉电图形迹指出颤音是在环甲肌中。”这个完整的刺激反射过程,要求从祌经到所有参与发声的声带肌肉、呼吸气肌肉系统都能获得畅通无阻的支持。而“颤音的频率是在不同的协调水平上神经脉冲的正常频率的产物。某些较著名的协调能力程度的释放率如下:大脑皮质的能力程度为每秒8〜10次:”可以认为颤咅频率最高一般是8〜10次,而从一般听众的感觉和审美习惯来看,5〜8次的合规律性的颤音比较合适,演唱时由于各种因素偶尔的加快和减慢也是可以甚至是必要的。(二) 抖音摇音产生的机理分析抖音的颤动频率过快(一般超过8次以上)且无规律不能被控制。其产生的机理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脑皮质所输出的祌经能频率过快且无规律,这类学生基本节奏感一般不太好。2、 喉部肌肉不堪强大的气息压力,不能正常执行祌经能的反应,因而出现无规律性的颤抖。3、 演唱状态不对,气息压力、喉头、声带对所发音高的机能准备及意识未能协调统一。4、 从神经到所有参与发声的声带肌肉、呼吸气肌肉系统未能获得畅通无阻的支持,有其它无关肌肉的干扰。摇音的颤动频率过慢(一般少于4次)且无规律不能被控制,其产生的机理原因有以下几点:1、 大脑皮质所输出的神经能频率过慢且无规律。2、 喉头包括环甲肌在A的肌群受到强制性的压力,不能正常执行神经能的反应,因而出现无规律性的摇动。3、 演唱状态不协调,气息压力、喉头、声带对所发音高的机能准备及意识未能统一同步。4、 从神经到所冇参与发声的声带肌肉、呼吸气肌肉系统未能获得畅通无阻的支持,有其它无关肌肉的干扰。(三)直音产生的机理原因分析直音基木上没有颤动,其产生的机理原因有以下几点:1、 大脑皮质所输出的神经能频率感未被诱发出来,意识中没有

声乐颤音、抖音、摇音、直音的对比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19-03-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