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简介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132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是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武威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35元,%。【行政区划】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威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即凉州区和民勤、天祝、古浪三县。武威市:面积33249平方千米,(2006年)。凉州区:面积5081平方千米,人口98万。邮政编码733000。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民勤县:面积1601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733300。县人民政府驻三雷镇。古浪县:面积5287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733100。县人民政府驻古浪镇。天祝藏族自治县:面积6865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332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华藏寺镇。*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2001年5月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47号):(1)撤销武威地区和县级武威市,设立地级武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凉州区。(2)武威市设立凉州区,以原县级武威市的行政区域为凉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3)武威市辖原武威地区的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凉州区。 2004年,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共管辖93个乡镇(包括勘界调整前天祝县的东坪、赛拉隆乡),8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居委会,1129个村民委员会,8199个村民小组。其中,乡52个、镇41个方千米。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武威市辖1个市辖区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2个县和1个藏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乡镇政府116个,其中镇政府41个。【历史沿革】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为丝路重镇,天马之乡,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民族融汇之地,文明储聚之所。凉州区磨嘴子、天祝县东坪的马家窑文化,凉州区皇娘娘台、海藏寺的齐家文化,民勤县沙井子、古浪县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证明从那时起武威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周为雍州,春秋以前为西戎占据。秦为月氏驻牧地。西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匈奴击败月氏,占领河西。匈奴休屠王筑盖臧(即姑臧)城。据武威籍清代著名史学家张澍的《凉州府志备考》载:“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改雍州曰凉州,以其金行,土地寒凉故也。”凉州从此得名。元狩二年(前121)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后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武威郡辖10县,以姑臧(今凉州区)为治所。三国
武威市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