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一氧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rbon monox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630-08-0 分子式: CO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一氧化碳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50 自燃温度(℃): 610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30mg/m3 苏联MAC:20mg/m3 美国TWA:OSHA 5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pH: 熔点(℃): - 沸点(℃): -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
一氧参考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