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是一种二元法的形式。但发明对立统一的黑格尔的《小逻辑》,却明显暴露出其三元法的本质。事实上,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非常相似。这种结构性的思维,本来也不错,但到处滥用,又缺乏对称美感。最终成了悄然偷换概念的诡辩论。一、黑格尔的三元法【就真理的最高意义而言,上帝即是真理,而且唯有上帝才是真理。此外,两者皆研究有限事物的世界,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研究自然界和人的精神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上帝(即二者的真理)的关系。】上帝、自然和人,是黑格尔最核心的三元。哲学本身归属于科学,而当时科学和神学又逐步分崩离析,经院哲学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经院哲学的结构,实际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神学的捆绑。康德、黑格尔试图挽救上帝在哲学的地位,发力猛批哲学的精髓“形而上学”,围魏救赵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二. 偷换概念,背离逻辑黑格尔是哲学史上最大的诡辩家,偷换概念是他的拿手好戏,也充斥了其各种著作。三元和二元的嵌套结构,本身需要大量的概念来支撑;而上帝的引入,混淆神学和科学的本质差别,加上思维能力的不足,也就注定了其严重背离逻辑。当然这个逻辑是指形式逻辑。1. 上帝和逻辑【因此〔哲学〕这门科学可以分为三部分:,研究理念自在自为的科学。,研究理念的异在或外在化的科学。,研究理念由它的异在而返回到它自身的科学。】按照黑格尔的三元思维,毫无疑问哲学的第一内容,应该是上帝学,也即神学,但不得不命名为逻辑学。因为逻辑学恰好是所有科学最底层必须遵守的东西。唯有如此偷换,才能达到欺骗观众的目的。但是,逻辑和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区别,确实太大了。在圣经故事中,上帝是个具备传奇色彩的“活生生的人”,造人、懂人类语言,有感情、有“人际关系”,如一帮天使众神,更有敌人撒旦、儿子耶稣。更关注人们的宗教活动,世俗的政权更迭,显然是非常感性的。而逻辑是理性的,更像是“冷冰冰的”、理智的、科学的,和感性的差别之大不言而喻。黑格尔硬要把这两者说成一个东西,实在也是勉为其难。 【附释一:第一问题是:什么是逻辑学的对象?对于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明了的答复是,真理就是逻辑学的对象。附释二:我们说,上帝是精神,我们不可离开精神和真理去崇拜上帝。精神的内容,上帝本身,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附释三:认识到比起那单纯形式思维的科学具有更深意义的逻辑学的需要,由于宗教、政治、法律、伦理各方面的兴趣而加强了。】要把两者融合起来,必须改造上帝,这是必然的,因此上帝从以前的感性世界,一下变成了“只有在思维中,或作为思维时,才有其真理性”。可惜这点大多数基督教徒们也不会接受吧。另外一方面,必须改造逻辑,把宗教、政治、法律、伦理等塞进逻辑学中。逻辑学本身纯净偏于简单的结构,一下就变得庞大无比。黑格尔还美其名曰为“小逻辑”,那真不知道什么才是“大逻辑”了。三、缺乏对称的严密性如果你学过电脑编程,可以清楚看懂黑格尔《小逻辑》的结构。1. 违背真实和逻辑的合题【1、逻辑学的第一层次也是最大的圆圈:存在论(正)——本质论(反)——概念论(合)2、逻辑学的第二层次及更小层次的圆圈:(1)存在论:质(正)——量(反)——度(合)质:纯存在——定在——自为的存在量:纯量——限量——程度度:特殊的量——无度——度的无限(2)本质论:本质(正)——现象(反)——
0114 黑格尔“小逻辑”批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