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师:同学们,透过一扇窗,我们能看到些什么?面对一堵墙,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小说——《窗》。(板书课题、作者)
师:请大家默读一遍课文。(生默读课文)
师:谁能用简炼的语言概述小说的故事内容?
生1:发言。
生2:发言。
师: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本文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
生3:两个。
师:分别是……
生3:靠窗的病人,不靠窗的病人。(师跟随学生回答,板书)
师:这两个人物形象你最想评论的是哪一个人物形象?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并说说理由。要求:先独立思考,有了个人见解、认识后,再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
师:那位同学首先来评价一下自己想评价的人物。
生4:我想评价靠窗的病人。我认为他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病也很重,但是他每天坚持讲不存在的美景来鼓励不靠窗的病人,减轻他的痛苦。
生5:我认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
生6:他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师:请说说理由。
生6:他看到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就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可他每天讲述那么美的景色,可见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师:嗯!说得很好。请你读一下文中他所描述的窗外美景的语句。
生7: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两个病都很重,每天都很痛苦、很寂寞,他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这样做,可见他意志坚强。
生8:还能看出他是一个关心他人、善良的人。
生9:他是一个心灵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师:对靠窗的病人的评价,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稍等片刻)那,我们再来分析不靠窗的病人这个人物形象。
生10:他是一个自私的人,他认为窗外有美景,他就想占那个床位。
师: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
生10:不靠窗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生11:他是一个妒忌心很强的人,理由同上。
生12:我觉得他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因为他当时病得很重。他们两个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靠窗的病人能看窗外的美景,他也想看,这是正常的。
师:嗯!他的分析听起来也有一定道理。其他同学有不同理解吗?
生13:他想占那个床位,我认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也为这种想法感到过惭愧,也克制过自己。
师:他克制住自己了吗?
生14:没有。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他没有克制住自己。
生14: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15:我认为他不可原谅。是的,他开始是感到惭愧,但后来,他认为那张床就该是他的,所以他见死不救。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这一点?
生16:靠窗的病人半夜犯病,他大声咳嗽,液体充塞了他的肺腔,他只要帮忙按一下电铃,护
士就会赶来,可是他纹丝不动。
师:而且,当时他还醒着。对此,同学们怎样看待?
生17:我认为他产生那种念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见死不救就无法原谅了。
生18:他见死不救就是为了尽快得到那张床,这是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生19:我认为他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不应该原谅他。靠窗的病人与他一样病重。但是靠
窗课堂实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