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一课教案设计
汶河小学杨勇
预期学习结果
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了解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意识到假设需要验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懂得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
难点:明白经验可能会造成假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段案情介绍(动画片、图片或者文字叙述)
学生准备:每组两张同样的白纸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看过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没有I?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回小侦探?
看一段案情或(一个场景),想想谁可能会是凶手?
师:你们觉得谁是凶手?是不是瞎猜的?(不是,猜测要有依据。)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师小结: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是他们的猜测,猜测也叫做假设。假设的
提出,往往都要有一定的依据才行。
如果你是侦探,接下来你会怎么办?(接下来会寻找证据来验证猜测。)
奖励爱动脑筋的学生,公布案件的真正凶手。
师小结:其实,我们进行科学探究跟侦探破案很像。先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与假设(猜测)有关的小游戏。
(二)活动1:猜猜我是谁
游戏规则;一名同学眼睛被蒙起来,通过触摸和声音,猜另一名同学是谁。
分别让几组同学上台游戏,猜的时候,要求说出自己的依据。
(生借助外形、声音等特点为依据,猜测出同学是谁。)
师生共同评价刚才的活动。
(三)活动2:进行书上61页的实验
活动:把两张同样的纸,一张揉成团,同时从高处丢下,谁先落地?
学生假设,并说说自己的依据.
师:在进行这个实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生讨论。
(同样的纸,同样的高度,同时丢下,同一个实验要多做几次以求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的变量是纸的形状,其它不能改变。)
开展实验,寻找证据,验证假设。
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
总结
师小结:在实验之前,大家的假设都很有依据,这些依据往往来自已有的经验,从刚才的实验结果来看,有的同学的经验是正确的,有的同学的经验却并不完全可靠。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很多的假设,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用一些方法收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1.《小学课课程标准》
2.《当代教育改革实践与反思》
3.《青少年心理学》
4.《小学生心理咨询》
5.《教育心理学》
《假设》教学设计5.1杨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