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济宁》——运河之都的城市名片中国旅游报张令伟济宁多水,因此,她具有了让人留恋的灵气与资本。“缘水而居”的济宁人,对水的感情颇深,视水为上善之物。在我国北方城市中,济宁是河流最多的城市之一,颇具河港密布的水乡特征。京杭大运河、洸府河、越河、任城河、杨家河、泥沟河等水系,如同济宁这座城市的血液,星罗棋布、川流不息。“水”给予济宁这座城市“营养”的同时,感知着“运河之都”7000年的历史与文明。因此,济宁也被冠以“江北小苏州”的美誉。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杜甫、李白、曹操等都曾在济宁挥毫泼墨,抒发凌云之志,在运河沿岸留下过留恋的足迹。自元初至元年间开通大运河到清末光绪年间废河罢运,期间经历了600余年。三代王朝都把治运与司运中心设在济宁。清康熙皇帝五次下江南,有三次御驾济宁州,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在济宁驻跸,光鲜的历史,铸就了济宁靓丽的城池。“水路通则商贸兴、商贸兴则财路通”,古运河水在通达信息的同时,也赐给了她滋润的土地以富足和繁华。占山东省80%的大运河河段的济宁,成了水的咽喉之地,出现了江北最大的码头、物资集散地、桨声灯影、商贾云集、百业并举,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济宁人,也造就了济宁昔日的辉煌。你尽可想象,古时的当铺、钱庄、粮行、茶楼、饭店、戏院、会馆、教堂等遍布大街小巷,河道上漕船穿梭、来往密集的客商行色匆匆。运河两岸桃红柳绿,田园、农舍、店铺、寺庙、错落河岸、随处可见的商贾、官吏、船工一派繁忙,浓厚的运河特色文化、民俗风情、浪漫传说,抑或童趣扮玩,跃然纸上。灵感来自于千年古运河畔点滴的《印象济宁》文化礼品,用“书”与“画”重拾起老运河悠远的记忆、却又惜墨如金,用最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传说故事、封存已久的老照片,经典诠释了老济宁的运河味道!《印象济宁》是围绕水的梦境的再现,既审视了明清时期河道官府、朱门商家,又将触觉伸向了寻常百姓。被称为“济宁的清明上河图”,《老济宁明清全景风俗图》徐徐拉开,市
《印象济宁》运河之都的城市名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