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性质。对象: 1) 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个方面: ①客体——自然: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②主体——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动的实践者; ③中介——科学技术。 2) 研究对象(研究的是规律) 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观); ②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③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观)。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②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唯物辨证的说明; ③还包括对人工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关系的阐述。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的哲学概括。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 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 4) 关系①自然观体现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②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科学技术观体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④有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才有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性质: 1)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部分之一(另一个为历史唯物主义)。 2)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与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3)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自然辩证法创立过程与标志。创立过程: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您的基础,而自然科学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他们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一直密切注视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经过多年充分的酝酿与研究,1873 年 5 月底,恩格斯在写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辨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直到恩格斯去世,尽管《自然辩证法》著作终末完成,但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实际地建立起来了。标志:1925 年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首次在前苏联公开出版。 3、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具体内涵。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中成为一种统一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科学和技术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同一,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明显增强。科学和技术二者都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主要表现为: (1)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如物理学中有实验技术,杠杆、滑车等技术中也有力学;(2)技术可产生科学, 科学也可产生技术,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技术)产生了射电天文学(科学),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科学)导致发电机(技术)的产生;(3)技术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科学是科学性技术产生与形成的基础和知识源泉;(4)经验性技术的提升可导向科学,科学也可以改进和提升经验性技术;(5)在变革世界的过程中,科学提供可能,技术使可能变为现实。 1 现代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科学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技术社会的基石,而在科学发现向产生财富的商品和服务的转化过程中,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科学进步日益依赖新技术设备的支持,高技术更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在分化与综合中产生出许许多多的新学科新理论。从数量上看分支学科成倍增长,从学科性质上看,出现了一系列中间层次和综合学科,这是科学整体化趋势的表现,它将极大的提高和加深人们对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认识。技术也迅速的整体化: 技术在向专门化发展的基础上日益成为一个更加严密的体系。现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使得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 即科学,技术和生产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周期缩短,它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整体化过程,使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4、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的根本区别。实践原则是自然辩证法与传统自然哲学和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传统自然哲学直接对自然界作出判断, 所依靠的手段是直观,或者是猜想、虚构和思辨的方法,不是依靠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传统自然科学无视“实证科学”,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则否认“辩证思维”。自然辩证法贯彻了实践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5、为什么说自然辩
自然辩证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