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名著阅读1152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教师在学生名著阅读中的指导作用
薛智颖(苏州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
【内容摘要】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在阅读长篇文学作品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就需要广大中学教师针对中学生名著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指导:(一)制定计划、循序渐进;(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三)掌握方法、领悟精髓。只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名著,读好名著,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计划兴趣方法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文化名著,它们凝结着先贤的思想和情感,更积淀着民族的文化和智慧。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文学对陶冶学生精神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按照这个精神,新教材加大了文学作品的比重,并专门设置了“名著导读”。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中学生,如果能好好阅读名著,无论在文学素养方面,还是思想形成方面都会受益匪浅。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去阅读名著。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由于种种原因,中学生在阅读长篇文学作品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不能正确领悟名著的内涵
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在5000个左右,阅读也只在一个初级阶段,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另外中学生的经历、体验、知识、性格、思想等都还未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个体学是影响学生对长篇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他们去读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实属不易,也达不到阅读的目的。
2. 学生缺乏真正的情感体验
有研究者曾经指出:如今,名篇佳作也很难激起学生的情绪回应。造成这尴尬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成人经验的翻版。学生因为缺乏从字词到内涵的深层次的体验,缺乏直观的情绪的,美善的个体体验,自然就会对文本感到乏味。就像学生阅读《儒林外史》、《安娜卡列尼娜》几乎很少学生会有真正走入作品,体会到主人翁的情感。
3. 学生缺少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和兴趣
目前中学生的压力很大,课程繁多,在校学习的时间长,这不得不让学生把课外的阅读,尤其是长篇文学作品的阅读抛在一边,缺乏对长片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有时阅读名著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囫囵吞枣看一遍。阅读的态度和过程决定了阅读的质量。所以目前中学生名著的阅读是令人堪忧的。
面对如此种种,我们难以迅速彻底改变现状,只能转变观念,身体力行,谋求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
(一)制定计划、循序渐进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了课外阅读总量,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在附录部分还附了阅读推荐书目。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就应该结合学生兴趣、所用教材、推荐名著的难易程度

名著阅读1152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