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并出现了新国风等重要诗词流派。
什么叫诗词
词目:诗词
拼音:shī cí
英文:poem
释义:古体诗、近体诗以及格律词的总称。
2、“诗词”出处
宋 梅尧臣《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明吴应箕《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3、诗和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绿绿,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毛主席的光辉诗词。”
4、基本概念
“诗”:
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在诗中有戏剧,而在戏剧中也有诗)(诗的目的在于教益)(诗贵自然而又不害乎锤锻)(诗,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绝无存在价值的东西)(诗是会呼吸的思想,会焚烧的字)。我们常说的诗又指《诗经》。《《诗》三百,始终于周》,《诗》,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礼义。“诗歌”:一种最早的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把不合乐的叫“诗”,合乐的叫“歌”。现在统称为诗歌。按有无故事情节又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语言是否有韵律,又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诗歌是人和自然的和声,是献身者的语言,诗歌的发展应该归功于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感悟与提炼,它不是什么只有少数享有特权者才能领会的非凡之物)。
“词”:
属于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是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词赋》。注:“词”与“辞”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早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词”后来又逐渐按一定的曲调来填写,即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发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来以这种形式填词,便逐渐形成了词牌。词,又称曲子词、
诗词4011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