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域文化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地域文化分校(工作站)商洛分校专业15秋法学本科学号1361001260550学生姓名刘宗汶2015年12月陕西地域文化摘要说起陕西那则是山川壮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之地。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陕西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和重要人物活动的舞台,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都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陕西有中忆,陕西有无数的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址在诉说着它的辉煌与沧桑。关键词:陕西中华文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承概述陕西,古为雍州、梁州之地,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之中心。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纵贯南北、连通东西。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地峡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陕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十多个朝代或重要政权先后在这里建都,又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丰富、文化遗存也多,许多风俗习惯多有可供追寻的历史渊源。地域上:东面黄河、西望关陇;北临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乡,横跨陕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区。民风乡土既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又争奇斗艳,异彩纷呈。“三秦”一般从陕西地地理特征来划分,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陕西文化的地域结构划分(一)、陕西的地域结构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关中即四关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再加上秦岭和黄河地天然屏障,关中地腹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建都理想之所。关于关中地区的历史地位、早期经营及至西汉初期的尚农遗风《史记·货殖传》说:“关中自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都镐,故其人犹有先王遗风,好稼墙,殖五谷。” 关于陕北地区新的人文风貌的出现、地域特点与习尚,《册府元龟》说:“秦始皇遗蒙恬攘却匈奴。得其河南造阳之北千里地甚好,于是筑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汉书·地理志》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气力,以射猎为先。”这一背景,与陕北腰鼓的声象相联系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关于陕南地区的早期风习,《汉中府志》说:“汉中府,其俗强劲质朴,力农习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戆;土地险隘,其人半楚,风俗略与荆州、沔州郡同。”《寰宇记》说:“汉高祖发巴蜀,伐三秦,迁蜀七姓于商洛,其俗多猎山伐木,深有楚风。”《宁强州志》也说:“宁强州”风气兼南北,语言杂秦、蜀。都充分显示着相邻地区风习的相互影响作用和风习的地域特点。陕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一)、先秦文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关于对先秦风习的评价,《薛思庵(野录)》说:“读《秦风》喜得无淫奔之诗,见得秦俗好。”显现出对岐周良好风习传承的渊源。至秦亡汉兴,汉高祖刘邦进军商洛、途经霸上,西入咸阳,南屯汉中;回击三秦,建都长安,关内关外风习会合,使民风乡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二)、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陕西民风乡土及生产习俗的发展汉、魏、两晋这一历史阶段,方土游侠、道教、佛教活动,先后在社

地域文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流水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