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男孩》 (语文版).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畅言教育本课时编写:铜城二中魏老师第四单元·第十四课《小男孩》课文导入这个世界上,和妈妈一样平等地付出爱的还有爸爸,无论是爸爸的爱还是妈妈的爱,只要有一方的爱是缺失的,最受伤的就是孩子,今天我们就走近一位受伤的小男孩。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情节框架。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分析小男孩及其父母的形象。3、把握小说主题思想;感受小男孩受伤的心情,学会珍惜生活中父母给予的爱。4、理解本文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采用第三人称,在写作中不动声色,不加渲染地叙述。作者简介魏志远,1952年生,四川成都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诗集《雪野》《感动过我们的怎能忘怀》,小说集《我以为你不在乎》,报告文学集《中》,散文集《一种过程》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夫妻离异现象骤增,一些人为一己私利而轻易离婚,导致大量单亲家庭出现,离异家庭的子女的抚养、教育等问题接踵而至,作者借《小男孩》这篇小说艺术地反映了这一社会问题及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写作背景整体感知1、说一说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典型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主人公:___________故事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节展开——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男孩小男孩找爸爸要生活费的全过程(第一段)小男孩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去找爸爸索要生活费。小男孩的行踪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太阳已经偏西了”到“像叮满了小蚊子”)小男孩在找爸爸的路上坐电车,买冰棍,在电车上和小女孩的妈妈谈话的情景。(从“小男孩开始上楼”到“小男孩的声音在夜里传得很远”)小男孩在二栋四单元九号楼上上下下找爸爸的情景。(最后一段)小男孩因没有要到生活费不能回家,晚上只得露宿菜场的凉棚。3、从文章开头可以看出小男孩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妈妈让只有九岁的儿子去向爸爸要生活费,如果拿不回钱就别回来。这种威胁说明了妈妈对小男孩缺乏爱心,且有些冷酷。4、文中写小女孩和小女孩的妈妈有什么作用?通过写小女孩的妈妈对小女孩的疼爱、呵护,反衬小男孩父母的冷漠,小女孩的幸福更加反衬出小男孩的悲惨。

《小男孩》 (语文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2.15 MB
  • 时间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