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秦墨书竹筒与乐器“簧”.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维普资讯
年月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第卷第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方建军
秦墨书竹筒与乐器“簧’’
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天津,
摘要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一件竹质漆筒,上有墨书四字,其中的“簧”字,应指
拨奏体呜乐器簧,即至今仍流传于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口弦,而非指
吹管乐器笙、竽或其簧片。竹筒应为存放簧之用,而非笙、竽的管或其它零
部件。
关键词秦公一号大墓;墨书竹筒;乐器;簧
、竽的“吹气管或底座”。今在王先生著作
掘获大量精美文物。其中有乐器编磬多件。编磬的鼓、基础上,掇拾余义,略加补释,不妥之处,敬希指
股上边、底边以及鼓博和股博等部位多刻有铭文,据正。’
铭文内容推断,墓的年代为春秋中期秦景公公元前秦公一号大墓共有殉人具,这件墨书竹筒即
年一公元前年在位之时【】出于箱殉之中,是箱殉人的随葬品。它由一截异径竹
,表面髹漆,一端开孑,一端闭孑,
察出土乐器,承当地考古学者帮助,我们有机会赴雍米。从这件竹管的形制看,管体并无指孑、音窗或簧槽
,因而它不能是笙、竽类吹管乐器的管苗。它
行测音,并至一号大墓遗址观察。那年,蒙工作站田与匏类的形制差异甚明。故更不能是笙、竽的斗即所
亚岐、王保平等先生惠示,得见该墓出土的一件漆竹谓底座。因此,这件竹筒本身并非乐器,这是可以确
: 定的。
寂之寺持簧为了弄清这件竹筒的性质和功用,下面先从墨书
后来,我在主持《中国音乐文物大系·陕西卷》编撰工文字着手来加以讨论。
作时,征得发掘单位同意,收录了部分编磬及磬铭,但先说寂字。此字如王辉先生所言,可以是柴祭
竹筒及墨书未能人编的一种。《说文解字》:“柴,烧柴焚燎以祭天神。”如此,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王辉先生撰文,公布则四字墨书可以理解为柴祭仪式中所持用的簧。不
了墨书资料,认为寂即觳,乃祭名,为柴祭的一种。过,从语例看,此字还可另作别解。《礼记·明堂位》:
“所谓‘漆筒’有可能为笙竽之吹气管或锅形底座之“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之”字前一字
残”。年,王辉先生的《秦出土文献编年》一均为人名。曾侯乙编钟铭文:“曾侯乙作持”,说明编
书刊行,其中对墨书竹筒续有论释。王先生指出,“持钟的持有者是曾侯乙。从此可见,墨书中的寂字也
簧”应是“柴祭天时所持用的笙、竽类乐器”,漆竹筒应可能指人名,“寂之持簧”,即寂这个人所持用的
作者简介:方建军一,男,博士,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系主任。
收稿日期:——
维普资讯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年第期
簧。下层文化的时代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其时间下限则
那么“簧”、不晚于西周早期,嗣’所出骨簧应是目前中国发现
竽之类的吹管乐器。在先秦和汉代文献中,关于演奏最早的“簧”。
簧的记述可以拈取以下几例: 广西南丹县月里和那坡县达腊等地的苗族、彝族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诗经、雅·鹿鸣》有一种弦,当地称为“竹琴”,其形制和使用方法,

秦墨书竹筒与乐器“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