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寅恪的“四不讲”.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维普资讯
读写百革因:
读写天地

一曩■翘■■鼹嘲
●朱叉玉
中学语文课本《曹刿论示两个连续动作的情况。如果两面来考虑。第一,就曹刿所处的
战》一文中有这么一句: 个动词连用除非特殊说明, 年代来看, 当时的战车构造非常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前一个动词往往活用为名词或状简陋,前后左右几乎没有什么遮
与之配套的参考书以及其它语。“下视其辙”中的“下”字拦,车中人完全可以不下战车来
教学参考资料,甚至是不少完全可以理解为方位名词活用作观看四周及地上的动静。第二,
辞书, 都是这样翻译的: 状语,译为“向下”或“朝下”。就观察的对象和目的来看,车轮
“他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这类用法在古汉语中极为普遍, 滚过留下的痕迹并不是什么细微
的战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如“孔子东游”《两小儿辩的东西,在车上本可以看得清清
登上车前横木遥望齐军撤退日》中的“东”字, “下视之, 楚楚, 同时,在车上看的范围要
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样翻译星在其中荧荧然”《梦溪笔谈· 比下车看到的大得多,效果也好
可能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陨星》中的“下”字, “杂然得多,曹刿完全没有必要下车
我们还可以这样翻译: 前陈”《醉翁亭记》中的看。
“他向下看了看地上齐军的战“前”字,可分别译为: “到东因此, “下视”翻译为“下
车滚过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方”、“向下”、“在面前”。车看”和“向下看”好像均说得
横木遥望齐军撤退的情况。”理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 曹通。但笔者认为把“下视”译为
由有二。刿当时不下战车,更能方便自己“向下看”要比译为“车看”
首先,从语法角度来说,古“视其辙乱”以准确把握战机。更恰当些。
汉语中很少出现两个动词连用表这点,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
.
一~ 一一一■

陈寅恪的“四不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zhiguo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