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孝老爱亲--记孝老爱亲模范赵**她叫赵**,是蓼泉镇湾子村一社村民,丈夫在本村任支部副书记,平时工作忙碌,多年来,家里家外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但她无怨无悔,在忙碌地里农活的同时,用她的温情细心照料公婆,为老人排忧解难,为年迈的父母撑起一片睛朗的天;用她的爱心教育聪明儿子,为儿子的成长托起一片蓝天;用她的真爱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为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温馨的“港湾”,在她身上无处不展现了一个东方女性的善良和贤惠。公婆常常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这话不假。1994年,赵**和李玉龙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这十多年来,她默默无闻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赵**的丈夫是家中的长子,又在村上当支部副书记,平时常给人调节赡养纠纷,因此在赡养老人问题上,赵**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小事不要计较,大事要做表率”。只要老人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他们身边。为了让公婆安度晚年,基本不让老人们参与家务,在家里还精心的为老人栽培了一些草木;每周不论有多么忙碌都抽时间为公婆打扫房子,为他们换洗床单、被套,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净整洁,给他们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为了让公婆增加营养,她就隔三差五变换着花样给老人做菜;为了排除公婆寂寞的心情,她经常邀请邻近老人到家里来做客、聊天,在农闲时陪老人外出游玩散心解闷;每年春秋和过年过节,给两位老人里里外外换个新,老人嘴上说不要乱花钱,但心里乐开了花,总是乐呵呵的,都说媳妇难做,可她的所作所为都让两老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公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媳妇,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分啊!有一回,婆婆身体不适,她为了让婆婆早点下地好起来,每天都在天刚亮就上地干活,争取挤出多一点的时间来多陪伴照顾老人,每天无论多忙多累,她都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坚持为老人烫脚,还给老人说宽心话“您的身体恩快就会好的”。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最长躺的一个月时间。但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始终如一。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呐”。如今,公公婆婆都已是近70高龄,但在她的悉心照顾下,身体健康、精神舒畅,走起路来就像6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们有福气,公婆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啊”。而她却说:“爸妈,我们孝敬你们、照顾你们是应该的,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儿子李佩恩也总说:“妈妈的一言一行最就是我好的榜样”。这些年她所做的,家人都看在眼里。赵**她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深深的影响着子女。因此,在佩恩成长过程中,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家长式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着晚辈。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和上进心,村里的人都夸他。现在儿子在酒钢技校学习,在中考中儿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他考虑到母亲一人在家劳累,自己要是上高中、上大学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母亲的辛苦,他在很小时候就看在眼里,中考结束后,他毅然决定去读酒钢技校,早点就业,帮助母亲一同支撑这个大家庭。赵**不想让儿子过早的步入社会,但儿子再三请求下,她支持了儿子的选择。现在儿子已经在酒钢技校学习一年了,每次放假回家来都总是帮着母亲干家务,像母亲一样孝敬爷爷奶奶,一家人其乐融融,这种亲情融洽的氛围真是让周围
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孝老爱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