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物联网iot的安全
汇报人:
老师:葛斌
专业:计算机技术
目录
CONTENTS PAGE
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安全新特征
物联网安全威胁分析
物联网安全技术
体系结构
总结
1
2
4
3
5
一物联网体系结构
物联网(IOT, of Things)概念是1999年提出的。目前认可度比较高的物联网定义是:利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Devices)、二维码、传感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感知技术和设备,将网络和所有物体相连,、物与物的信息交互,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物体的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和管理控制。
从技术上将,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展,不是全新凭空而出的。物联网是一个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类应用的服务型网络系统,可以利用现有各类网,通过自组网能力,无缝连接融合形成物联网。物联网体系结构包含3个层次,如图1所示,下层是感知真实世界的感知层,中间是完成数据传输的网络层,上层是面向用户的应用层。
二物联网安全新特征
与传统网络相比,物联网发展带来安全问题将更为突出,要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放在首位,超前研究物联网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物联网安全除了要解决传统信息按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克服成本、复杂性等新的挑战。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主要包括需求与成本的矛盾,安全复杂性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带来的问题,以及物联网系统攻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仍较难把握等方面。总的来说,物联网安全的主要特点呈现4个方面,即:大众化、轻量级、非对称和复杂性。
一大众化
物联网时代,当每个人习惯于使用网络处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的时候,当你习惯于网上购物、网上办公的时候,信息安全就与你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不再是可有可无。物联网时代如果出现了安全问题,那每个人都将面临重大损失。只有当安全与人们的利益相关的时候,所有人才会重视安全,也就是所谓的“大众化“。
二物联网安全新特征
二轻量级
物联网中需要解决的安全威胁数量庞大,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联网安全必须是轻量级、低成本的安全解决方案。只有这种轻量级的思路,普通大众才可能接受。轻量级解决方案正是物联网安全的一大难点,安全措施的效果必须要好,同时要低成本,这要的需求可能会催生出一系列的安全新技术。
三非对称
物联网中,各个网络边缘的感知节点的能力较弱,但是其数量庞大,而网络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计算处理能力非常强,整个网络呈现出非对称的特点。物联网安全在面向这种非对称网络的时候,需要将处理能力弱的感知节点与网络中心强的处理能力结合起来,采用高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其形成综合能力,从而能够整体上发挥出安全设备的效能。
四复杂性
物联网安全十分复杂,从目前可认知的观点出发可以知道,物联网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不管在数量上比互联网大很多,而且还可能出现互联网安全所没有的新问题和新技术。物联网安全涉及到信息感知、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等多个方面,并且更加强调用户隐私。物联网安全各个层面的安全技术都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复杂性将是一大挑战,同时也将呈现大量的商机。
三物联网安全威胁分析
一感知层安全威胁
如果感知节点所感知的信息不采取安全防护或者
物联网-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