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课时累计4节新授课第一课时4、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教学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关键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拓展延伸灵活运用交流内化巩固知识碰撞激发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3分)::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0分):,确定分类标准。(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2)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1)引导学生根据制订的分类标准进行首次分类活动(全班统一确定一种相对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大小),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2)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开展不同标准的分类,并且这种方法的分类结果无法悬挂展示,不便于交流。(学生思考,商量改进办法。)(3)指导全班同学按照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我们有什么办法进行编号呢?上学期,我们在比较恐龙大小的时候,有个编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我们也来给这些物体进行编号吧。三、碰撞激发小组合作(13分):。(1)小组总结物体特征。观察前几节的记录单,你们都发现了物体哪些方面的特征?(学生发现有大小、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方面的特征,根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的活动已经做过,不再重复)(2)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学生制订分类标准,明确分类标准,将小组制订的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一张记录单填一种标准)(3)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将分类结果以物体编号的形式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不同的圆圈里)(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填写小组记录单。(5)学生悬挂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部分。(学生遮挡住分类标准,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记录单)。(1)全班共同解密各组的分类标准。通过观察小组记录单的分类结果,逆向分析分类标准是哪种特征,并说明理由。(2)相应小组进行展示揭秘,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四、交流内化,巩固知识(12分)
2018春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1.4《给物体分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