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2008-2012)(初稿)一、建设湖北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背景及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湖北突出的优势在科教,崛起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机制和人才。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科技优势比较明显,农业结构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但长期以来,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农业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我省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机制创新来推进科技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把科教优势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优势,是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与辐射源。规划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逐步覆盖我省主要种养业领域和以县市为单位的主要农业区域,引导和集成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围绕我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与提升,有组织、系统化地开展技术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全省优势、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和长效保障。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创新、引导和辐射,将有力地推进农业领域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满足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发展要求。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以县市为单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现代农业“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和市场化、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建设一批与农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对接的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示范基地,构建面向各农业板块经济、特色经济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培植壮大一批农业骨干企业和特色鲜明、高度组织、具有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集群,为推进我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基本原则——企业主体、产业依托。基地建设服务于农业优势及特色产业,由龙头企业牵头,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及社会等各类创新要素共同构建。——突出特色、服务板块。基地布局上优先选择优势、特色产业,并服务于我省农业板块经济。——项目启动、自我发展。基地运行和发展以企业自身力量为主,实现自我发展。以科技项目形式分摊基地技术创新成本。——示范引导、带动周边。基地作出农业科技创新的示范点,具有创新性、规范化、标准化等特征,能对所属产业以及周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引导、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面”,“以点带线”的局面。——全面覆盖、分步实施。科技示范基地在全省的布点过程实现两个覆盖,覆盖全省农业产业和所有县市,实现“一县一品”,基地的建设实施按分步完成,成熟一批,启动一批。——规范管理,优胜劣汰。建立评价管理体系,对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发展较好的基地将予以滚动支持,不合格的予以淘汰。3、发展目标到2010年,力争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00个,基本覆盖全省主要农业区域和特色农业板块。在整合集成技术创新要素的基础上,每个基地均建立相应的具有较强研发实力、高效机制、基于高度共识与互信的创新团队,实现农业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显著增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形成具有湖北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我省现代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三、基地布局及重点任务(一)优势及特色农作物科技示范基地1、优质水稻科技示范基地我省是全国主要水稻生产基地,种植面积约占全省粮食总面积的50%,水稻产量及规模以上加工能力分列全国第4位、第2位。近几年来,随着“福娃米业”、“国宝桥米”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品牌稻米的崛起,湖北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以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建设中的150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约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1/2,主要集中分布在江汉平原、鄂中地区和鄂东南地区的20多个县市,目标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水稻科技示范基地以支撑和服务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主旨,主要开展优质稻种繁育技术、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优质稻产品开发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水稻商品基地提供技术支撑。——优质稻种繁育示范基地。以省种子集团、荆楚种业公司等骨干种子企业为主要依托,在蕲春、孝南等县市建立1-2个优质稻种繁育示范基地,主要开展优质、高产、抗逆和加工专用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繁育示范,立足江汉平原、鄂中和鄂东南三大优质稻种植区,面向全省和全国,推进优质稻制种基地建设和种业产业化发展。——优质稻高产及加工示范基地。重点依托京山桥米、福娃米业、湖北银欣等骨干企业,在京山、监利、孝昌、黄梅、应城等县市,分别针对中稻、晚稻、双季稻、专用稻等不同品种

湖北省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23063821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