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法律卢沟桥-宛平城-抗日战争纪念馆 编者按: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70年后,中那段历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全国各族人民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刻,本刊特约通讯员李小军走近曾经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本刊特约通讯员李小军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十五公里宛平城西门外的永定河上。该段永定河又称卢沟河,故得名:卢沟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卢沟桥建桥结构之科学、建筑雕刻之精美,令世人赞叹。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此桥经过进入北京,卢沟桥的美丽让他折服。他在《马可·波罗游记》里对卢沟桥大为赞赏,故外国人习惯称卢沟桥为“马可·波罗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以丢失一名日本兵为由,提出进入宛平城搜查的无理要求,遭中国守军国民革命军29军(原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坚决拒绝。日军恼羞成怒,开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打响了抗战第一枪,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发生的事变,史称“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宛平城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历三年而成。城居永定河东岸,正临卢沟桥,是北京进出蒙古高原、南下中原的唯一通道,为扼守京畿咽喉之要道。宛平城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有东、西两个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后改为“威严门”)。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演城的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110旅第219团3营及保安第1旅第2团第2营,共1400余人。7月8日凌晨,日军进攻卢沟桥和宛平城,遭中国守军坚决反击。此后日军以协商解决为缓兵之计,暂缓攻击,7月11日后战事再次因日军炮轰升级。宛平城南墙至今遗留有日军炮轰的弹坑。7月29日日军发起对宛平城及卢沟桥的总攻。双方激战一日,傍晚时分,日军工兵炸毁宛平城东门,日军遂突入城内,经激烈巷战,中城遂告失陷。
卢沟桥宛平城抗战争纪念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