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
一、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的肝脏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遗传代谢及药物性肝病
其最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
门静脉及其属支铸型(后面观)
(1)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上消化道出血 (2)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痔 (3)前腹壁交通支:腹壁静脉曲张 (4)腹膜后交通支:扩张、充血
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存在四个交通支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胃静脉曲张(Esophagogastric varices, EGV)出血等。
其中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内镜学分会及从事该项工作的外科和放射介入科专家,制定出我国肝硬化门静脉高压EGV出血的防治共识。
表1  推荐意见的分类及分级
项目
说明
证据分类
I
II
IIa
IIb
III
有证据支持或大多数人认为该种治疗措施对患者有益或有效 
依据现有证据或专家意见对某种治疗措施是否对患者有益、有效尚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现有证据或专家们倾向于认为某种治疗措施有益或有效
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某种治疗有益或有效,或专家意见认为尚不能肯定
证据或大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某种诊疗措施无益、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项目
说明
证据分级
A
B
C
多中心、随机的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单中心的临床验证或非随机的研究结果
仅来自专家意见、病例分析或诊疗常规
二、基本概念
:
(1)控制急性EGV出血。
(2)预防EGV首次出血(一级预防)与再次出血(二级预防)。
(3)改善肝脏功能储备。
:
(1)EGV出血的诊断:出血48h内进行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是诊断EGV出血唯一可靠的方法(IIa,C)
(2)提示EGV出血未控制的征象:72h内出现以下表现之一者为继续出血:6h内输血4个单位以上,生命体征不稳定,收缩压<70 mmHg(1mmHg=),心率>100次/min或心率增加>20次/min;间断呕血或便血,收缩压降低>20mmHg或心率增加>20次/min,继续输血才能维持血红蛋白含量稳定;药物或内镜治疗后新鲜呕血,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0g/L。
(3)提示EGV再出血的征象:
呕血或便血;
收缩压降低>20mmHg或心率增加>20次/min;
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血红蛋白含量下降>30g/L
早期再出血:出血控制后72h~6周内出现活动性出血。
迟发性再出血:出血控制6周后出现活动性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ujim20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