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土地荒漠化.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纲】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目标定位】: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不同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分析思路并能运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一、荒漠化的概念①“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②“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③“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④“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土地沙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地区)次生盐渍化(华北黄淮海地区)冻融荒漠化(青藏高寒区)红色荒漠化(东南丘陵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3、现状(世界、中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从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等要素入手分析:①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②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荒漠化的影响是什么?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合作探究1、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75°E-120°E;37°N-50°N)②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进入)

土地荒漠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3.27 MB
  • 时间2019-03-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