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年第期
论高校德育的培育性和整体性文化特征
朱炜
【摘要】作为一种发展大学生德性的文化活动,高校德育不仅要有文化之形貌,更应有文化之神韵,阐释并
在实践中显现其文化特征,是高校德育达致“以文化人”的应由路径。本文指出高校德育的“培育性”和“整体性”
文化特征,所谓“培育”就是对“自然生长的管理”,德育的规范形塑应与大学生的内在德性成长相适应;所谓“整
体”就是高校德育一方面在内容上体现出具有共相的各种伦理价值观有序组织的整合,另一方面在过程上体现出
前后连贯的动态性统整。
【关键词】高校德育文化培育性整体性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朱炜,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上海
无施以怎样的边界划定,将高校德育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动,这就是:对自然生长的事
表述为发展大学生良好德性的文化活动,应是没有物的管理,说得精致一些,就是“培育”。文化的拉
疑义的。文化与高校德育的契合在于两者都受人的丁词根是“”,究其本义,就是培育的
内在精神价值的支撑,所以在理念上高校德育是意思。尽管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突
“文化”的。问题是在实践中高校德育也应被操作破性地将文化从农耕领域扩展至动物乃至灵魂方
成“文化”的,否则它很难真正达到“以文化人”的目面,但他始终没有改变“培育”的基本涵义。如果单
的。因此探寻高校德育的文化特征,并使之现实化, 从初始对农作物的管理上理解培育不会产生什么争
议,因为科学地看,麦、谷、稻等农作物都有自身的生
是将高校德育的文化性格内外合一的有效路径。
长规律,外力人的管理可以干预它们的生长,但
一
、高校德育的培育性文化特征
不能从根本上违背它们的生长“意志”,所以及时、
青少年常被比喻为“美丽的花朵”,因为他们展
充分给予它们生长的各种条件、顺性而为,方能取得
现出同样的纯洁、率真与美好。然而,还有一个共性
最大的收获。而当人,尤其是尚“不谙事理”的青少
却少有提及,就是:在这个人为的世界里,他们都是
年成为文化作用的对象后,仍然坚守培育的主张,却
“文化⋯‘培育”的结果。在当下的语境中,青少年经
是需要勇气的。实际上,富有洞察力的学者总能把
由教育受特定的文化习染,这已被视为天经地义的
握文化的精髓。英国文化史学家雷蒙德· 威廉斯曾
事情,而栽培如花朵之类的植物也算是文化这恐指出:“文化的观念依赖于一个隐喻:对自然生长的
怕为很多人难以认同。可是至少在三百多年前,西
管理。当然,无论是作为隐喻还是作为事实,最终的
方世界的人们所知晓的文化,恰恰倒是停留于农业强调必须是在生长上。”¨德国学者彼得· 科斯洛夫
灌溉和栽培的涵义上,在此之前的悠悠年代里,文化斯基. 道出了文化的真正目的在于
能指代人的修养和生活方式,倒是闻所未闻。从“促进”,而非“剥夺”,他说:“文化是这样一种去蔽
世纪起,特别是在世纪人类学取得长足进展的时的方式,它不只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安排对象,即自
代里,“文化”这个词发生了重大的转义,它的内涵然和社会,它也促进对象本性的发展。”
越来越被限定于人的精神活动领域,反而它的“出威廉斯和科斯洛夫斯基的论说不能仅仅被认为
身”则渐渐遭淡忘了
论高校德育的培育性和整体性文化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