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莲单元整体分析:*主题:爱祖国爱家乡*内容:导语,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和《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编者意图: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知识与技能:认识56个生字,书写48个。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单元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识字写字课知识与技能:认识56个生字,书写48个。教学过程:(一)初识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二)、识字。(1)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自由试着读一读。(2)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注意正音。(1)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2)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巩固识字。 (3)打乱顺序指名认读,全班认读。(三)、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2、开火车读词语。3、出示会写的生字,学生自主认读4、开火车读生字。(四)、巩固识字。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五)写字 1、看一看: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发现它们的特点,学生并书空。2、说一说:提醒大家什么。3、写一写:学生描红、临写。第二课时单元朗读过关课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背诵课后指定段落或喜欢的部分。朗读内容:本单元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和《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教学思路:先过家长关,在读书课文上签字;再过老师关,老师抽查内容,个别点名读或小组齐读。教师引导,运用多种方式:齐读、开火车、男女生对读等,达到人人朗读过关、篇篇课文读得熟练的目标。第三课时精读指导课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和《北京亮起来了》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日月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思路:一、激活情趣引发猜想1、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二、放手试读整体感知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三、强化对本课生字词的认读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抢摘“丰收果”——竞猜四、反复朗读达到通顺连贯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五、指导书写1、学习书写“岛、展、环、绕、建、纱”。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展”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第四课时精读指导课一、复习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以打擂的形式抢读。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二、围绕话题对话交流(一)、日月潭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主题备课大牛徐凤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