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孝心的好少年执笔:王珏审阅:顾祝群一、教学目标:1、写一件自己为父母或长辈做的事,表达自己的孝心,要求把事情记叙完整。2、留心观察和体会,准确地描写细节,灵活地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3、学会根据要求自定题目,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笔下含情,真诚感人。4、学习孝心少年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二叙清楚,有顺序、有重点,灵活地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三、习作前的准备:1、观看《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2、班级开展关于“孝心十条”的讨论活动。3、周末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的孝心。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教学准备:PPT六、教学过程:一课时回顾活动,激发写作愿望:同学们,前不久,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晚会,黄凤、吴林香、邵帅、龙华……等一位位孝心少年的事迹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他们用真诚的心和深沉的爱为父母排忧解难、帮父母照顾弟妹、代父母担当家庭责任,展示了新时期少年的青春风采。2、我们学校也正在开展“做有孝心的好少年”的主题大单元活动呢,五(4)班的同学在升旗仪式上向我们发出了倡议,列举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十条“孝心”行动,还记得吗?回顾:1、每天出门、回家都要和父母打招呼。2、每天父母回家时,帮助父母拿好换的鞋子。3、每天吃饭时,为父母至少夹一样喜欢的菜。4、每天睡觉前,和父母聊会天,道声晚安。5、每周至少帮助父母做一次卫生,洗一次碗,叠一次衣服。6、父母出差或加班晚归时,主动打电话问候。7、不顶撞父母,产生矛盾时和父母心平气和地交流。8、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不让父母因为自己的学习而操心。9、父母遇到困难时,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会开导、安慰父母。10、父母生病时,学会管好自己,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照顾父母。3、我们班级的同学都响应了号召,积极行动起来了,你们在家里都做了哪些事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孝心呢?父母或长辈看到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4、看得出,我们的同学做了力所能及的小事,长辈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孝心的温暖。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个个感人的事例记录下来。我们作文的题目是《我是有孝心的好少年》。重点指导一个事例的描写:同学们有的做了一件事,有的做了几件事,我们写的时候可以只写一件事;也可以几件事都写,不过要做到详略得当,详细写的应该是让你记忆最为深刻、长辈最为感动的一件事。选择好了事例,我们就要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谁能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介绍给大家听一听。一位学生交流。学生点评交流情况。我们要把这一件事情叙述好,做到不光完整而且生动,就要做到认真观察和体会,灵活地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写作的片段:A:动作描写——做蛋糕开始做蛋糕了,我先从冰箱里取出鸡蛋,把蛋清、蛋黄分开,开始搅蛋清。这蛋糊可真难搅啊!劳技书上说要搅出很多泡泡!我一连搅了近半个小时,才搅出了一个个小泡泡!接着,我又开始搅蛋黄,我将面粉、黄油、酵母和蛋糕粉混合起来,又加上蛋清一起搅,终于一碗黄澄澄、香喷喷的蛋糕糊搅好了。当然,为了符合妈妈的口味,我还往牛奶里加了两勺咖啡倒入糊中,这样蛋糕就更加香浓可口了!点评:1、这位同学写的是亲手为妈妈做一只生日蛋糕,你觉得她写得怎么样?她的这个片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抓住了做蛋糕的动作:取——搅——混合——倒随着过程的跟进和动作的说明,我们看着她的步骤也学会了做蛋糕呢!这其间也渗透着她对妈妈浓浓的爱,最后一句的细节描写也浸透着作者真挚的孝心。B:语言、神态描写——长辈的反应我们具体写了我们做事的过程,还要写写长辈的反应,这样才能写出两者之间的互动,才能把浓浓的亲情写得生动、具体。写好长辈的反应,就可以从长辈的语言、神态着笔描写。我们来看下面这个片段:爷爷奶奶奔进了厨房。只见色泽鲜明的西红柿炒鸡蛋散发出一阵阵香气,直钻入他们的鼻孔。爷爷尝了一口,啧啧称赞:“好吃!”奶奶尝了一口,竖起了大拇指:“呱呱叫!”我尝了一口……哇,西红柿里带着鸡蛋的鲜香,鸡蛋中有着西红柿的酸甜。妈妈凭着她灵敏的嗅觉,“窜”到了厨房。我立刻把菜端到她面前:“妈妈,辛苦了,这是我亲手做的菜!吃了它,便会容光焕发!”妈妈惊讶至极:“你做的菜?”“正是!”妈妈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嗯!”便走出了厨房。我纳闷了:难道她不喜欢?但我想错了,妈妈拿来了相机:“这是睿睿第一次做的菜!”她把它拍了下来,我们围桌而坐,共享美味,共享天伦之乐……点评:1、当我们将孝心化为行动时,最为激动的是我们的长辈,他们的反应是对我们最高的褒奖。2、这个片段中的爷爷奶奶、妈妈都用语言对我进行了表扬,读着这些话语,让我们倍感温暖。建议:假如能把这话语前的提示语加几个描写神态的词语就更加生动具体了。C:心理活动描写如果说动作、语言、神态都是外部显性的描写的话,那么心理活
五上作文教案我是有孝心好少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