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安委〔2015〕6号宁波市安委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实施主要风险隐患专项治理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安委明电〔2015〕2号)等系列文件要求,结合市政府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决定自即日起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和主要风险隐患专项治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充分运用全市安全风险评估成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打非治违”,实施主要风险隐患专项治理,彻查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严密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二、主要内容(一)。全面检查全市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领域,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突出港区危险品堆场、油气罐区、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校车、客车和旅游大巴等重点车辆,电梯、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农村、山区、风景区道路等重点路段,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管理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以及近期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所暴露出的问题开展检查。。(1)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四级五覆盖”情况,落实重点工作情况。(2)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要求,加强监管执法情况。(3)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情况,执行“五落实五到位”规定情况。(4)落实安全检查责任制,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安全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整改落实情况。(5)严格执行事故查处挂牌和跟踪督办制度,从严从快查处各类事故,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情况。(6)建立健全预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落实汛期安全防范措施情况。(二)深化“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按照市安委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明电〔2015〕14号浙安委〔2015〕13号等文件精神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甬安委〔2015〕4号)工作要求,深入推进八大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按《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安委明电〔2015〕3号)、《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立即开展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浙安委明电〔2015〕4号)、宁波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危化领域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紧急通知》(甬党办传〔2015〕122号)等文件要求执行。。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加快隐患整治进度;根据油气管道隐患危险性、治理难度及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对隐患治理工作实行自下而上的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按照属地分片包干原则,明确隐患治理的责任单位和督办单位。重点治理油气管道穿越人员密集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以及与铁路、公路、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交叉形成的占压或安全间距不足等隐患;严厉打击破坏损害油气输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等问题。。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5〕14号),落实《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场所两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甬安监管综〔2015〕5号)相关工作要求。(含市政维护及施工)。重点打击无资质施工、超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工程行为,整治不按专项设计方案施工、无相应资质证书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等问题。加强市政维护及施工有限空间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打击客车和校车非法改装、非法营运、船舶超航区航行等行为,整治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客运车辆特别是旅游包车不按规定安装使用动态监控系统装置、不开展安全宣誓、不佩戴安全带、不执行夜间禁行和农村及山区道路限行规定,船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违规航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不按规定安装使用紧急切断装置等问题。。重点打击消防设计未经审核、消防设施未经验收投入使用行为,整治违规住人、违规使用聚苯乙烯和聚氨酯泡沫塑料作装修装饰材料、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锁闭等问题。加快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成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建设。。继续深化“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加强
《甬安委〔2019〕6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