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启示——基于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 功能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启示
——基于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思考
陈文夏
【摘要】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动态辩证的角度去思考两者关系,即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相限制、共同发展的,放松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必然会导致创新的无序,形成金融危机。金融审计作为金融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应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揭示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审计
一、次贷危机的过程和成因
2007年春,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其破坏力迅速向其他国家蔓延继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次次贷危机可解释为房地产行业泡沫的破灭在金融领域最薄弱环节的集中体现。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为防止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基准利率促成了美国房地产2001至2005年的繁荣。这期间,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其中次级房贷就是最主要的一个。其操作过程是,金融机构通过向还款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的客户提供浮动利率的抵押贷款,再将该类高风险贷款以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方式、甚至以高金融杠杆的方式(如债务担保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简称CDO)出售给其他投资人,从而实现了金融风险的转移,同时也使金融风险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扩散,并通过杠杆效应得到放大,但这一切风险都被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所掩盖。为了抑制日益抬头的通胀,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基准利率后,购房者还款压力骤然增加,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开始破灭。据高盛研究,目前美国的房地产价值已自最高峰下跌了近20%,估计至2009年底还将下跌10%至2004年初的水平。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低、市场利率的不断攀升使次级贷款中的低信用居民违约率上升,并以恶性传染的“羊群效应”不断扩散,甚至开始对次优级贷款和优质贷款产生负面影响,最终使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从深层剖析,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同美国金融监管当局放松监管,尤其是放松对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分不开的,这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大国转型经济,有着很强的警示作用。金融创新产品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会为利用它的人赚得高额回报,创造金融神话;但同时它更是金融风险的聚集地,是蕴不良金融危机的温床。美国为了促进金融业的发展,维持其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维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过度依赖并大肆宣扬金融创新,同时忽视金融创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任由风险肆意泛滥,最终酿成恶果。
二、次贷危机带来的教训: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关系的再思考
此次次贷危机使金融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命题: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要从这次金融危机中认真吸取教训,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那么,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老鼠与猫的关系,即金融创新无时无刻地不在逃避金融监管的限制,而金融监管也在不遗余力地对金融创新进行控制和约束呢?笔者认为,这种理解只是一种从静态的、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的答案。要全面理

次贷危机对我国政府金融审计的启示——基于国家审计发挥“免疫系统” 功能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