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土幼儿园张娜最好的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中国教育家李镇西老师在《最好的教师》这本书里,以他独特的视角,25年教学的精华给我们做了以下的诠释。一、热爱教育。“热爱教育”这一词语,在教育界司空见惯,在我们的各类总结、报表中,它似乎已成了思想政治的敷衍,但在李镇西老师这里,他绝不仅仅是一种虚构的精神外衣。他是如此地挚爱他的教育事业,爱的扎实爱的深入。对教育的爱真真切切地表现在他对学生的爱上。他爱学生没有师道尊严常以兄长自居;他爱学生不分休息日常与学生同乐;他爱学生尊重每个人转化后进生不遗余力;他爱学生持之以恒教育日志层出不穷。李镇西老师25年的教育耕耘一步一个脚印。他的每一个教育细节都折射着他对教育事业的博大无私的爱。他说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且是地球上最光辉的事业。这是李老师用自己的爱换来学生真情回报之后所发出的感慨。在执着追求的教育之路上,他也活得潇洒幸福。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这不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吗?是疲于应付还是真诚地付出?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幸福生命指数。二、不断创新。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生涯是辛勤的跋涉,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一个个创新试验,一次次大胆实践才让李老师的教育生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他吸纳了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大教育家的教育精华,又在工作中因地制宜形成独特的班级管理模式。他实行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采用易于竞赛的小组结构,发展个性的兴趣社团,创立陶冶心灵的口琴乐团,学生填写在校表现卡,给班级取名字……一切管理方法的运用都在集体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开展,所以他的教育之花才开得灿烂夺目。即使他去开会的日子班级依旧井然有序,学生成绩斐然,发展全面。这是李老师教育智慧的结晶。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思考,不懈追求是李老师一切创新活动的源泉。在他所执教的乐山中学他大胆设立“后进班”,并且身兼“优等班”和“后进班”两个班的班主任,在繁重而复杂的工作中,他坚持写教育日志,特殊的学生非但没有成为他的负担,反而给他带来了写作的灵感,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方便。他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挖掘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也成就了他一生中最好的教育科研。读李老师的教育手记常常令我热血沸腾感慨万千。正如他所说,很多老师都热衷于教学科研,对于班主任不屑一顾,对其工作也是被动敷衍,这是一个教育误区。在我的工作中虽称不上敷衍,但撞钟似的心态多少还是存在的。从李老师的文字中我渐渐明白没有对学生的激情,便终究不会有一切,包括自我的幸福。如此说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天底下最绚烂的工作。于是,我也便有了做好这份工作的信心和耐心。李镇西老师的语文教育在中学界也是独树一帜。他大胆质疑公开课,绝不循规蹈矩,坚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口语训练,听说训练,阅读训练,写作训练研究等方面均有建树。这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值得我们幼儿老师学习借鉴。三、直面自我。大多数,我看到的教育随笔和教育手记都是记录对学生的教育轨迹,其过程曲折但真理总是掌握在老师手中,最后差生也好,另类也罢你七十二变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最终都被老师制服。而从《最好的教师》里,我读到了一个真实的李镇西,他不隐瞒他在教育工作中的遗憾和失误。读着他长篇大段的教育事实和那些剖析内心,自我反省的文字,起初我也不理解,甚至认为这样的教育家名不副实
做最好的老师大班心得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