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选)大足石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足石刻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国际旅行社导游员杨媛媛。欢迎大家来到素有“石刻之乡”美称的大足旅游!非常荣幸有机会陪伴各位朋友在此观光游览。现在呢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况为大家做个简要的简介。大足石刻距重庆主城约有130公里,行车约两个半小时。是重庆大足县境内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总称,反应了佛教中国话、世俗化、生活化的进程,是集佛儒道造像于一体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曾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时刻艺术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齐名。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大足石刻共有石刻造像70多处,总计5万余尊,铭字10万余字。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石窟最具特色。北山大足石刻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大足为传统农业区,气候温和,风调雨顺,收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大足大丰之地,故以此得名。还有就是与佛教传说有关,相传释迦牟尼在涅槃前曾到过大足,在其讲佛之地留下一双大脚,故称大足。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东15千米处,历时70余年。以圣寿寺为中心,包括大佛湾、小佛湾等13处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万余尊,题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为主,整个造像群宛若一处大型的佛教圣地,展现了石刻艺术的精华。接下来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大佛湾造像群。大家请看,在你们面前的是六道轮回图。佛教中哟个经典的理论“因果报应,转世轮回”,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的佛教基本观念。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抱着轮子的蓝面巨人叫转轮王,四川人称它为“无常鬼”。无常在佛教中是指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瞬息万变、刹那生灭的。这里把“无常”这个词人格化为“无常鬼”,让它来掌握生死轮回,以示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皆不永恒。六道轮回图共分为四圈。我们依次往里看,轮盘的中心圈坐着一个人,表示修行的众生,从其心际飞出了六道佛光,吧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即佛教所说的,万源发于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圆圈,圈内刻着菩萨,表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圆圈旁的猪、蛇、鸽分别代表了贪嗔痴三毒。第二圈则为生死轮回的六道。大家请看,以中间的这条佛光为界,上三道称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为天道,右边为阿修罗道,左边为人道。下面为“下三道”,下三道中间为地狱道,右边为饿鬼道,左边为畜生道。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的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

(精选)大足石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