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农信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弹指一挥间,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岁月。40年,农信人用脚步丈量着农田,量出丰收的硕果,用木算盘算出农信社的诚信,用勤劳之手书写着辉煌壮丽的篇章。翻开农信史册,那40年间发生的变化都历历在目,它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全部历程,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历史。指尖上的农信-----从木算盘到键盘触摸屏科技的进步使银行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最初的木质算盘到后来的多功能计算机再到如今便捷化的移动终端;从一笔定期取款业务需要人工核算再复核的繁琐到如今完成一笔定期存取只需一两分钟的速度;从必须在柜面完成转账缴费的麻烦到如今足不出户就轻轻松松搞定的便捷网银,农信的发展离不开指尖上的进步。如今随着高学历,专业金融、科技人才的涌入,更有自助机和智能机的不断更新,一个个更高效,更人性化的系统,让指尖上的农信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快捷、更便利的服务,客户的等待时间有效减少,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断地提升客户粘合度。环境变迁的农信------从单间平房到楼宇林立1954年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诞生,本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促进县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刚成立初期只有9个网点,都只有单间平房而且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有的甚至办公地点在祠堂。而至今农商银行已增设至12家支行、34个网点,共计502名员工。从2010年支行完成县第一家改建以来,三年内县所有支行与网点都陆陆续续完成了改建。一座座农信大楼拨地而起,遍布在每一个乡镇社区。如今的农商银行再也看不到顾客站着排长队等待的画面了,所有大厅都配备了客户休息区,VIP室,还免费提供茶水、便民箱等优质服务,大厅宽敞干净,为客户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大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业务拓展的农信-----从单一储蓄贷款到国际业务等遍地开花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完善法人治理、强化内控管理、利用央行票据置换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增强金融实力和服务能力,经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立初期的农村信用社主要办理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在立足、服务“三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先后开办了代理、担保、信用卡、保险等中间业务,新增了票据贴现、国际业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为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为普通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便利金融服务。体制改革的农信-----从农村信用社到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成立初,在管理体制上几经周折,历经人民公社管理、国家银行托管等历史阶段,无名无分,没有自己的“爹娘”,活跃于田野里的农信人被群众称为金融队伍的“游击队”。直到2004年组建了省农信联社,农村信用社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家,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队伍的壮大,成为名正言顺的金融机构,是一支活跃在希望的田野里的支农主力军。2017年农村信用社正式由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这是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改制后,农商银行不忘初心,立足不动摇,紧紧围绕全县工作的主旋律和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建立更健全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坚持品牌文化
改革开放40周年 银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