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拜伦:精神界的拿破仑“恶魔诗派”的自由批判精神浪漫派的两极----“一个好象以马内利(救世主)温存而强壮,坐在一辆霹雳和光明的车上周游他的王国;另一个则象倨傲的撒旦,当他从天国被贬谪的时候,拖带了一大群星星坠落而去”----雨果《论拜伦》“许多报纸讲,本世纪的两个伟人:拿破仑和拜伦同时弃世了”拜伦的情感和人生观是影响欧洲的重大因素。(罗素)“19世纪初,只有一个人能同拿破仑相比,这就是拜伦。”------卡莱尔裴伦修黎(即拜伦雪莱)继起,转战反抗,具如前陈。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余波流衍,入俄则起国民诗人普式庚,至波阑则作报复诗人密克威支,入匈牙利则觉爱国诗人裴多飞;其他宗徒,不胜具道。鲁迅《摩罗诗力说》拜伦的影响拜伦的生平与创作乔治·戈登·拜伦(eGordonByron,1788—1824)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卓越代表。歌德说:“拜伦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誉拜伦是“思想界的君王。”拜伦的童年诗人出生于伦敦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身体上的缺陷(即瘸子)成了他最敏感的事件之一。拜伦的生平与创作父亲约翰·拜伦卡尔马瑟侯爵夫人——奥古斯塔母亲凯瑟琳·戈登(1784年5月结婚)父亲去世(1791年)“终于在没有衬衫、没有一文钱,惟一的一件衣服也早已百孔千疮的潦倒境遇中死去。”拜伦的生平与创作“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难以驾驭”。——老师评价“我总有一天会召集一支部队,士兵们身穿黑衣,骑着红马,他们将被称为拜伦的黑骑兵,你们一定会听到我们了不起的事迹的。”——拜伦拜伦的生平与创作“人们从未看到我读书,老是懒洋洋的,恶作剧或作游戏,事实上我在吃饭时读,在床上读,在没有人读书的时候读,自我5岁以来,就读了所有的读物”。——拜伦拜伦的生平与创作1798年,叔祖父去世,拜伦成为勋爵。同年秋,前往纽斯泰德庄园,接受产业。1801年,哈罗公学“交给我的是一匹在山里野惯了的小马驹。不过,从他的眼中看得出,他是有思想的。”——校长约瑟夫·德鲁里“懒散而博学”拜伦的创作1809年初移居伦敦同年3月,出席上议院会议《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年3月16日)针对《爱丁堡评论》和“湖畔派”的保守倾向而作。爱丁堡掠影
拜伦一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