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炭坝段)试验段施工方案北京城建远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快速道路G212线改造工程(澄江至炭坝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9月目录第一章试验路段概况 1第二章试验段铺筑目的 1第三章准备工作 1第四章施工方案 2第五章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7试验路段概况为了探索路面施工机具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也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其相关数据,我部决定在重庆市快速道路G212线改造工程(澄江至炭坝段)K4+700~K4+900进行3%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摊铺长度为200m,底基层压实厚度为20cm,基层压实厚度为20cm。试验段铺筑目的通过铺筑试验段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验证混合料的配合比。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2)、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械;3)、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4)、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5)、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6)、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准备工作1、人员:已到位(见附件)。2、机械设备:已进场并已安装调试(见附件)。3、主要测量及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已标定(见附件)。4、材料:水泥、集料已进入现场并经试验检测合格(见原材料试验报告)。施工方案材料准备1、水泥:采用“富皇”,水泥初凝时间为3h以上,,安定性合格。7d、28d强度指标均要达到规范要求并符合国家标准GB175—1999的规定。2、碎石:采用大型反击式联合破碎设备加工,石料清洁无粘土块等有害物质,底基层用碎石分5-20mm、16-,。各项指标均达到JTJ034—2000及补充技术规范要求。3、砂:采用0-5mm人工砂。4、水:使用饮用自来水。下承层处理1、对已经成形的原路面破碎层进行验收。检查验收项目是否严格按照本合同《技术规范》和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施工。2、当破碎层表面有松散颗粒时,清扫、洒水后再铺筑底基层。3、在破碎层上恢复中线,测量放样按每5m设一个桩,每桩放出底基层的两侧标桩或边桩,复测下承层标高,打钢钎支架,并按标高值调整钢丝绳的高程,作为纵坡基线。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混合料的设计应在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的试验室进行,并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原材料的试验项目根据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设计结果详见附件)混合料的拌制1、厂拌的设备及位置将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进行安装检修与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2、拌合站采用WCB-300型强制式拌和机,配置三个料仓和一个水泥仓,采用自动补水器加水,设计拌和能力为每小时300t。拌和质量由试验室和拌和机操作人员共同控制。3、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的设备,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控制冷料斗的给料速度,控制水泥输送泵的送料速度和水泵水流阀门的大小,使混和料符合配合比,%,同时尚应根据运距、施工气候等情况调节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混合料的运输、铺筑、整形、碾压1、运输1)、根据我们所设水稳拌和站位置,同时考虑到混合料运距及摊铺能力,并根据将来施工的具体情况,再进行详细调节安排,保证拌和、摊铺及压实作业的连续性。2)、混合料运输应加盖蓬布,以防止雨淋和水分散失,保证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达到最佳。2、摊铺、整形1)、水稳底基层设计厚度为200mm,单层摊铺压实、水稳基层设计厚度为200mm,单层摊铺压实。2)、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使混合料按规定的摊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3)、施工机械配置:采用1台RP751型摊铺机+1台YZ20振动压路机。单幅作业摊铺、碾压。4)、标高控制:利用路幅两边钢钎支架上挂的钢丝绳作为标高控制的依据。5)、摊铺作业时应做到与拌和机生产能力相匹配,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摊铺机前应保证有2辆以上料车等候卸料,减少摊铺机待料的情况,以保证摊铺作业的连续性,提高平整度。在水稳层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施工时限,由于水泥的活化性会直接影响水稳层的最终强度,所以水稳混合料拌和完成后搁置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使水泥丧失活性,从而降低水稳层的强度。从水稳混合料拌和到最终碾压成形,总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如若有其他不确定因素造成总时间超过2小时的,经现场试验验证即可对已摊铺碾压成形的部分先做接缝处理,拌和未摊铺的混合
水稳层试验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