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详时间:2006/12/31 每年的11月当是缅甸最好的月份。因属热带季风气候,缅甸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为凉季,此时气候适宜,天空晴朗,既没有干季的燥热,又没有雨季的大雨滂沱,还是缅甸五谷丰收的季节。同时,亦是参访旅游的最好季节。在这个美好的时节,籍此殊胜因缘,由中国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带队、由出家师父和在家居士共同组成的近30人的参访团,从11月12日起,开始了为期8天的首次中国大陆“天下赵州缅甸行”参学活动。参学、朝圣佛国之旅由此发端。礼佛、朝山、拜塔、参访善知识、行脚……8天短暂的参学时光中,佛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庄严沧桑的古佛塔群、祥云和绿树环绕的寺院、安详的出家僧侣、热情真诚的笑脸、淳朴自然的原野风光,化为永恒的记忆,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参学队员的学佛历程中。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似乎隐约出现在当代佛子的身上。仰光大金塔的慈光12日下午,参访团一行经过数小时的空中飞行后抵达缅甸首都仰光。在夕阳的余辉里,抖落一身的仆仆风尘,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按照缅甸进入佛塔或寺庙时必须脱鞋的习惯,我们脱掉鞋子,虔诚地走向梦想中的大金塔去顶礼膜拜。第一次赤足走在曾被阳光炙烤的地面上,佛陀的加持如一股股暖流涌入心间。当天恰好是周日,仰光的许多男女老少都聚集在各个佛塔下席地而坐,或礼拜、或打坐、或诵经、或经行,神态安详而悠然。又有许多的当地人,不时地将散发着芬芳气息的大朵小朵的茉莉花供奉在佛前。据有关资料介绍,仰光原称大衮(Dagon),只是一个很小的城镇,主要以瑞光大金塔(ShwedagonPagoda)而闻名。直到1755年,国王Alaungpaya赐名后才改称“仰光”,缅语“战争结束”之意。金光灿灿的瑞光大金塔位于仰光市北面茵雅湖畔海拔51米的圣山山脊上,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齐名,成为闻名于世的东方胜迹之一,被誉为世界级的精品。大金塔始建于公元前585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初建时塔高只有8米左右,后来的统治者不断对塔进行扩建。15世纪的达摩悉提国王(KingDammazedi)用4倍于王妃体重的黄金为瑞光大金塔镶顶。到1775年,塔身已修成现在的高度,主塔高112米,呈钟形,砖砌,塔身贴满1000多张纯金箔,仅主塔的金箔就达7吨多重。塔顶上有重1250公斤的金属宝伞,宝伞下的巨大钻球上,镶嵌着闪闪发光的5449颗钻石和2317颗红宝石和蓝宝石。其中有一颗重76克拉的著名金刚钻。宝伞檐上挂有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微风过处,铃声叮当作响。塔基周长427米,主塔由64座小塔和4座较大的塔环绕,塔下四角有缅甸式狮身人面像。人们惊叹,佛国缅甸这个古老国度人民的福报真是不可思议。据称,全国8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所以礼佛、拜塔等各项活动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海大和尚带领参学队员在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前上香、供灯、礼佛、诵经、供养、打坐、绕塔、浴佛、发愿。大金塔的慈光在夕阳的映照下,普照在每一个人的心间。此情此景,恍若隔世的因缘不可说,不可说。导游吴居士向我们介绍着大金塔的美丽传说。在2500年以前,缅甸两个经商的兄弟去印度做生意,他们前世的母亲树神告诉他们佛陀已经证道,让他们去拜见。两兄弟拜见供养佛陀后,佛陀为他们开示,他们听后很高兴,向佛请求供养的法物。佛陀就从自己头上
参学之旅——天下赵州缅甸行散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