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茶园建设一、⑴海拔:在600~1200米范围内最好。⑵地形:平地、缓坡地、坡地(坡度小于25°)均可。⑶土壤:土壤可耕深度大于60厘米(1尺8寸),~⑷规模:大,小分散。大面积相对连片,栽茶地块自然分布。⑴.茶园地块划分根据土地分布情况,连片土地5亩左右划一块,茶行长度以50米左右为宜,茶行方向尽量保持一至。⑵.茶园道路网规划根据茶园基地规模大小合理规划道路网,以方便生产管理和节约土地为出发点,预留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⑶.茶园排蓄灌水系统规划山区茶园,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建立较完善的排蓄水系统,尽量做到小雨中雨不出园,大雨暴雨不成灾,排蓄兼顾,灌溉方便,减少或避免水土流失,以确保茶树生长具有良好的水分条件。预留开好主沟(纵沟)、支沟(横沟)、隔离沟(与其它地类隔开)。⑷.防护林与遮阴树栽植根据地形和土地条件选择树种营造防护林(以防风为主),遮阴树以长大后遮阴度不超过30%为宜。二、,深翻土壤在深翻前做好地面清理。土壤深翻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茶树鲜叶产量和质量。必须坚持深耕改土,以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经济合理用地,节约劳力为基本原则。⑴.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平地东西向开垦;缓坡地(坡度小15°)横向环山水平开垦,使坡面相对一致;如果坡面不规则,按“大弯随形,小弯取直”的原则开垦。劳动力充足,最好全面深垦;如劳动力欠缺,可采用在茶苗栽植行80厘米()范围内进行深沟撩壕;翻犁过的熟土,可直接挖宽60厘米()的栽植沟。深度均要求达到50厘米()以上。⑵.陡坡地的开垦在15°以上的陡坡地开辟茶园,为了能有效拦截雨水、蓄水保水、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修筑成梯土。梯面宽度大于150厘米(),可继续深挖的土层厚度大于50厘米()。修建梯土的要求:梯层等高,环山水平;大弯随势,小弯取直;心土筑埂,表土回沟;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划线定位深翻后的土壤,最好经过一段时间自然下沉再栽茶。用条栽方式,大行距以150厘米()左右为宜。平地从最长的一边开始,距土边60厘米()划出第一条栽植线作为基线,再按大行距宽度依次划出其他栽植线。缓坡地要从横坡最宽的地方距土边60厘米()开始按等高划基线,再按大行距宽度依次划出其他栽植线环山而过,遇陡断行,遇缓加行。梯地应距梯边60厘米()划基线,由外向里定线,最后一行离梯壁或隔离沟60厘米(),遇宽加行,遇窄断行。有种茶谣:一平地开沟东西向,方向一至才象样,首行开在最宽处,加行断行将就土二坡地开沟环山走,外高内低水平有,保水保土又保肥,管好茶园人不累;三台土梯土要注意,坎边壁边留距离,边距留出二尺宽,管茶采茶能到边;四大行开厢四尺五,种植沟宽二尺五,开沟深挖一尺五,打碎泥块成细土;,施足底肥翻犁后的熟土按划好的种植线挖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表土取出放在沟的一边,心土取出放在放沟的另一边。亩施农家肥(堆肥、圈肥,沼渣等)4000斤以上,或施普钙200斤,用心土覆盖;如不施底肥,先把有肥力的表土回沟,再用心土覆盖到距沟口10厘米(3寸)处,整细土块。,移栽容易成活,以秋末冬初(10月中旬~11月下旬)和早春(2月上旬~3月上旬)为好,移栽时一定要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土壤湿度和灌溉水源。:宽行在梯土、平缓坡地分别为140~150厘米(~5尺);小行在梯土、平缓坡地分别为33~40厘米(~);株距在梯土、平缓坡地分别内27~30厘米(8~9寸)。采用单行双株和双行单株种植方式,每亩种植3000株。~30厘米(8~9寸) -150厘米(~5尺)~40厘米(1~) ,退窝九寸要牢记,双行单株是标准,错窝栽苗三千整;、成园早晚和产量的形成,必须高度重视,精心栽植。栽植前先分苗(将大苗小苗分开并用浓黄泥浆为茶苗根系上好浆,分别在不同土块栽植);再挖好宽深均为10~15厘米(3~5寸)的栽植沟;栽植时一手轻提茶苗,使茶苗根系处于自然状态,另一手用细土覆盖苗根,覆盖好后,用手将茶苗轻轻向上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用力将泥土压紧,再盖土,再压紧,层层压实,使苗根与土壤紧密接触,不能上紧下松;浇足定根水,待水浸下,再盖土到比茶苗原入土痕迹高1寸左右,用脚踩紧,在茶行两边培土使中间成小沟形,以便下次淋水和接纳雨水。单行双株栽植时两株
新建茶园及幼龄茶园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