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曹操“盗墓贼”质疑.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芅莂曹操“盗墓贼”质疑袂述唐袈莆自从2009年底曹操墓在河南省安阳县被发现以来,一时间,人们的关注与热情,可谓超乎寻常。围绕曹操墓葬的真实性以及曹操的功过是非等问题,不少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纷纷扰扰的几个月过去了,现在看来,曹操墓真实性已勿庸置疑。对于曹操其人的研究,将会以此日益深入。对他的评价,也应更加趋于公正可信。蒁曹操生前身后,曾有很多“头衔”,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热衷于称他是“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此说亦有所据,因有史书记载,曹操曾经曾盗掘西汉梁孝王墓并设置专事盗墓官“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节此事是否属实?不可不辨。蕿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争斗惨烈。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外戚大将军何进命董卓率西北军进入洛阳,意欲一举全歼宦官集团。孰料董卓乘机恃强把持朝政,自称相国,毒死少帝,另立献帝,从而引发山东州郡牧守的一致讨伐。董卓则挟持献帝退回长安,洛阳被付之一炬,史载洛阳“城内扫地殄尽”(《三国志·魏志·董卓传》注引《续汉书》)。此后,关中陷于混战,董卓被杀,“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后汉书·董卓传》)。关东地区豪杰并起,征战不休,致使“中国萧条,或百里无烟,城邑空虚,道殣相望”(《三国志·吴志·朱治传》注引《江表传》)。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历尽艰险回到洛阳,只见“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后汉书·献帝纪》)。曹操乘机“奉天子都许(许昌)”(《三国志·荀彧传》),在政治上、道义上赢得了声誉。袃此前,袁绍的谋臣沮授曾劝谏他将献帝迎至邺城,意在“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可是,优柔寡断的袁绍错失了良机。直至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方才决定进攻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东),劫掠汉献帝。曹操及早就做好了战前准备,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一带屯下重兵。袁绍则调集了“精兵十万,骑万匹”(《后汉书·袁绍传》),要与曹操决一死战。(此后爆发的“官渡之战”,以袁绍的彻底失败而告终。)蚁是年正月,袁绍命幕僚陈琳致书盟友豫州牧刘备,约请他及时作出策应。陈琳便写下了一篇《檄州郡文》(《文选》卷44作《为袁绍檄豫州》)。有关曹操掘墓并设盗墓专官“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之语,就出自陈琳的这篇檄文。荿“檄文”长达1300余字,其主要内容是:1、曹操的祖父曹腾身为宦官,在朝中伙同他人“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个养子,形同乞丐,通过贪污聚敛钱财,买官而身居高位,为非作歹。2、曹操本是“赘阉遗丑”,无德无才,拘禁献帝,“专制朝政”,残害忠良,“专为枭雄”;又“率将校吏士”发掘梁孝王(案,指汉景帝同母弟刘武)陵墓,“略取金宝”;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事盗墓,激起“人怨天怒”。3、皇帝遭受胁迫,天下的“忠臣”、“烈士”理应“兴威奋怒,诛夷逆暴”,伸张正义,即使“肝脑涂地”,也要齐心协力消灭曹操势力。芅陈琳这篇檄文的“价值”在于其“感染力”,内容并不属实。以下略作分析。羂1、檄文所云曹操盗墓及专设盗墓官之事,并无旁证。肀在现存的史料中,最早记载曹操“盗墓”的,是《文选》卷44注引的《曹瞒传》,其云:“曹操破梁孝王棺,

曹操“盗墓贼”质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镜花水月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4-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