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书发展史精典课件.ppt中国书法简史(篆书篇)春秋战王迁都洛阳,东周开始。从此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五百年内诸侯争霸,战乱不断。从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战国地域书风此时期各国文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文字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浓厚的地域色彩。简、牍、帛等书写材料的发明,促进了书写的发展,书体书风发生改变。其中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表现的书风最为典型。秦系文字:秦国偏居西土,与关东各国长期隔绝,相对独立的环境,使秦系文字忠实的继承西周晚期的传统。秦统一文字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在此过程中,为秦王建言献策者,首推李斯。东汉东汉篆书碑刻,成就以《袁安碑》、《袁敞碑》最为突出,此二碑并成为“二袁”。东汉时隶书的成熟期,此时期隶书风格多样,面貌各异。三国两晋南北朝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丞相、疏族琅琊王司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勋臣的一致拥戴,317年三月在建业承制改元,即晋王位,改建业为建康,史称东晋。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魏晋书法走向了完全自觉化阶段,至此,个书体均已出现,篆书发展进入低谷。三国吴的《天發神讖碑》风格特异。
中国篆书发展史精典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