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考试用时:[50分钟。
,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梦回金沙城》,成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却票房榜中出局,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市建设与梧桐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完成题目。(4分)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
(1)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2分)
答: ▲
(2)材料提到的法国作家雨果,著有长篇小说《▲》;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出自现代
作家▲的戏剧作品《雷雨》。(2分)
,更改老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请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个拟写赞成或反对的看法。
要求:说出两条理由,使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1)“砧杵桥”改名为“珍珠桥”
(2)“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
答: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关桥老僧事
朱辰应
①里巷之侠,有尺寸之长,则思自表见于世。予读徐丈学观所传关桥老僧事至奇,顾溷迹浮屠以老,何与?
予考其行,盖亦失志于时者之所为也!呜呼!有明之季,戎政不修,而御下过急,试一不效,即从而弃之。既已无所归,则往往颓坠放废,老僧殆其流欤?惜乎老僧英略武备,仅见于关桥,而社稷已堕壤矣。
②关桥吾禾郡治东南之通衢也。崇祯间,老僧偕其徒结庐驻锡,气昂藏,不善作缁流态。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问其出处,笑不应。乡之人多忽之。
③顺治二年秋,大兵南下,游骑及关桥。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骑至,厉声叱之,不退。乃引弓射,三射,三握其镞,兵刃交进,鼓声四起。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骑皆咋舌惊去,戒弗犯。当是时,举乡人扶老携幼,狐兔窜伏,从苇茅中探首窃望!遥见老僧出门前斗时,旌旗蔽空,甲盾森列,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所向莫当,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自是无问知与不知,始叹老僧固非常人也!既免,各归家,率老幼然香礼拜,老僧笑不纳。
④后数年,老僧出访名山,竟不知所终。或日:“老僧尝自号海涵,谓其徒曰月照。精拳棍,类少林家数。”或日:“人尝从老僧游,遭遇官兵,急不及避。俄营帅传入见帐中,握手泣下,劳苦如平生。窃听其语,若故为军官者,终莫得其真。”徐丈云。
⑤予既慨老僧溷迹浮屠,不克表见于世,而复惜徐文有文,而行之不远也。爰节次纪之,以备外史氏采择。(选自《清谷文钞》,有改动)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但、不过
:任用
:忽然
:能够
,全部直接表现老僧“英略武备”的一组是(3分) ( ▲)
①常终日危坐,有过之者,瞠目不起
②老僧出所持杖,荷以前,负桥而立
③老僧迎锋前敌,击杀数十人
④奋身搏战于白刃中,闪烁腾伏,左右冲突
⑤乡之男妇,罔弗战栗流汗,拊手叫号
⑥精拳棍,类少林家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朝廷用人无方,致使许多英才颓废堕落,老僧原来是军官,虽混迹于僧侣之中,但不同于稍有一点长处就想在世人面前表现的一般里巷侠客。
,清兵南下,面对游骑的呵斥与多次射击,老僧独立关桥
南京市、盐城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