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低碳之路.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低碳经济题目:中国低碳之路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杨增朋班级学号:072091——20091002249指导教师:易兰2011年12月26日中国低碳之路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发达国家以各种借口理由拒绝履行之前的承诺,却一味的给发展中国家摆道理设门槛。同时新的协定议题对于正在高消耗快发展努力消除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会上中国代表表达了我们积极履行义务节能减排,不会因为某些大国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受到影响的积极态度。14天,近200个国家,无数场双边和多边对话,最终达成了“德班一揽子决定。其一是绿色气候基金得以启动,发达国家提供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其二是打消了《京都议定书》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顾虑。其三是明确了2020年以后的全球减排安排,决定成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从历史各次会议的进程来看,2007年巴厘岛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方信心爆满,预期过高,对谈判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所以对有限的成果会“感到失落”。从去年坎昆会议到今年德班会议,各方不再那么好高骛远,变得更为理性,提出的计划更为合理更为切实有效。低碳经济的各种形态、特点、本质和中国的特殊性:中国在德班大会上,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批评了某些大国不负责任的表现。并且表明我们将不会受其干扰,继续履行我们的承诺,表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表现。但是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也相差很大。而低碳经济在其发展的起始阶段又有其特殊点,迫在眉睫和蹒跚起步的矛盾需要慢慢调节。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本质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揉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围观基础。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然而中低、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气候变化只是发展问题的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消除贫困、提高社会福利等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而中国在响应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之外,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有待解决,社会福利水平很低,同时城市化和工业化目标远未实现。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必须同时考虑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之外的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孰重孰轻之分。第二,历史排放是发展中国家无法让步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而当时中国等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工业基础。这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承担减排的责任。第三,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经济出“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尽管《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中国特色,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从宏观政策、体系制度、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发展(绿色基金)、技术支持、市场体系等方面考虑,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宏观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单位、家庭、个人的生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要认识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绿色复苏和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途径,是抢占产业制高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应该在普通大众意识中植入低碳这一观念,就像环保一样。首先在国家战略中要将低碳经济纳入,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任务,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表明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全球共识的一个问题,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纳入规章和法律约束,作为一项立国之策并以实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从一开始的意识——呼吁——法规的模式发展,然后各个国家集团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有

中国低碳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19-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