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AP的应用一般都是出现在企业中,家庭很少会接触到。而企业中应用多个AP,大多都是因为单AP覆盖面积有限,为了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达到客户端能够在网络中无缝漫游的目的。 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原有的WLAN覆盖范围比较小,而现在需要增大覆盖范围,所以要再加入1个AP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加入多个AP时解决方式相同),使客户端能在整个WLAN中漫游,在改变接入AP时能无缝切换。这种需求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无线漫游模式(如图1)。此模式下,多台AP都通过网线连接入局域网的交换机中,此时所有的AP都采用“AP(AccessPoint)模式”,所有的AP构成一个无线工作组,因此它们的SSID必须相同,其他的认证、加密模式的设置也都需要相同。而由于相同或相邻的信道(Channel)存在相互干扰,有必要将相邻的AP使用不同的信道,而且最好信道号间隔5个,这样干扰最少,如:1、6、11。(纯ap有线进,无线出)强强经验:如果AP默认开启了DHCP功能,要将其关闭,最好在所有AP连接的交换机上层另外设置一台DHCP服务器。因为用户切换AP时,不同的AP各自启用了DHCP,很可能造成IP冲突。这种漫游模式不仅能扩展无线覆盖范围,还能在信号重叠区域提供冗余性保障,设置相对简单,所以被广泛采用。强强提示:AP模式又被称为基础架构模式,所有的无线通讯都经过AP完成。这是最基本的工作模式,大多数AP默认都是在“AP模式”下工作的,而家用的SOHO级AP大多只支持此模式,所以无需设置。 这种“中继模式”(如图2)不是所有的AP都支持,一般的SOHO级AP都不支持此模式,高端商用AP则大多支持。此方案中,一个接入有线局域网的AP作为中心AP,根据需要可采用“AP模式”或“桥接模式(WirelessBridge)”。(ap中继无线进,无线出) 一般我们的中心AP也要提供对客户端的接入服务,所以选择“AP模式”,而充当中继器的AP不接入有线网络,只接电源,使用“中继模式(Repeater)”,并填入“远程AP的MAC地址(RemoteAPMAC)”即可。强强经验:中继AP将可与中心AP之间进行桥接(注意中继AP要放置在中心AP的覆盖范围内),同时也可提供自身信号覆盖范围内的客户端接入,从而延伸覆盖范围。一般中心AP最多支持四个远端中继AP接入。此时全部AP须使用相同的SSID、认证模式、密钥和信道,还要将AP的IP设置为同一网段且不要开DHCP。客户端还是会认为这是一个大范围AP,所以客户端设置还是跟单一AP的情况相同。这种中继模式虽然使无线覆盖变得更容易和灵活,但是却需要高档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问题,则整个WLAN将瘫痪,冗余性无法保障,所以在应用中最常见的是“无线漫游模式”,而这种“中继模式”则只用在没法进行网络布线的特殊情况下,如:空旷的厂房和露天广场类的地方。强强提示:在一些高端商用AP中(1200系列),如果AP身处WLAN覆盖中,且只连接电源没有接入有线网络,则自动设置为“AP中继模式”,十分智能化。另外,上面方案的中继应用目的是增大无线覆盖面积,拓展无线接入范围。而中继模式更多的应用在单纯延长无线传输的距离。这种应用多用于两个局域网相隔比较远,或者中间有障碍无法直接做桥接的情况,所以需要在中间加一个中继AP,如图3所示。(ap
无线AP模式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