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技术指导书目录《软件开发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4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2学时) 5实验二栈、队列的操作(3学时) 6实验三停车场管理(3学时) 7实验四树和二叉树的操作(3学时) 8实验五查找算法实现(2学时) 9实验六排序综合实验(3学时) 10《软件技术开发》主要介绍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三种逻辑结构元素的存储实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典型算法及时、空效率分析。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及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典型算法的设计思想及程序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存储方案,设计出简洁、高效、实用的算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程,习题和实验是两个关键环节。学生理解算法,上机实验是最佳的途径之一。因此,实验环节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学好《软件技术开发》的关键。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实验,特编写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更好的理解算法的思想、培养编程能力。二、实验要求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根据试验内容认真准备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2、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完成实验内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3、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内容、书写实验报告。4、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不缺席、按时上、下机。5、实验学时内必须做有关内容,不允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如发现上述现象,取消本次上机资格,平时成绩扣10分。三、实验环境VC++;本实验的所有算法中元素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四、;;;;五、参考书目《软件技术开发》(C++语言描述)王红梅等清华大学出版社《DATASTRUCTUREWITHC++》WilliamFord,WilliamTopp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软件开发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后面的都参照这样写)实验名称: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班级学号姓名第周星期、节成绩实验目的:参照给定的线性表顺序表类和链表类的程序样例,验证给出的线性表的常见算法实验内容:参照给定的线性表顺序表类和链表类的程序样例,验证给出的线性表的常见算法实验要求: (1)将程序输入计算机,编译运行。(2)程序的实际功能与上述所列功能不完全相符,调试程序,找出问题所在,并纠正。实验原理具体写出线性表的生成、插入、删除和查找运算的算法描述(形式语言或程序流程图表示出来)。实验步骤:写出调试、查找程序中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实验结果:写出修改前后的运行结果。附:源程序和输入对应数据以及对应输出结果。实验一线性表的操作(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要求:必修实验学时:2学时一、实验目的:参照给定的线性表顺序表类和链表类的程序样例,验证给出的线性表的常见算法。二、实验要求:1、掌握线性表顺序表类和链表类的特点。掌握线性表的常见算法。2、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目的、要求、算法描述、程序结构、主要变量说明、程序清单、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心得体会。三、实验内容:设计一个静态数组存储结构的顺序表类,要求编程实现如下任务:1)建立一个线性表,首先依次输人整数数据元素(个数根据自己的需要键盘给定)2)删除指定位置的数据元素(指定元素位置通过键盘输入)再依次显示删除后的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3)查找指定数据的数据元素(指定数据的大小通过键盘输入),若找到则显示位置,若没有找到就显示0。四、要求1)采用顺序表实现,假设该顺序表的数据元素个数在最坏情况下不会超过50个。2)写出完整的程序并能调试通过即可实验二栈、队列的操作(3学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要求:必修实验学时:3学时一、实验目的:参照给定的栈类和队列类的程序样例,验证给出的栈和队列的常见算法,并结合线性表类实现有关串的操作。二、实验要求:1、掌握栈、队列、串的特点。掌握特殊线性表的常见算法。2、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目的、要求、算法描述、程序结构、主要变量说明、程序清单、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心得体会。三、实验内容:。要求:(1)设计一个主函数实现对顺序堆栈类和链式堆栈类代码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依次把数据元素1,2,3,4,5入栈,然后出栈堆栈中的数据元素并在屏幕上显示。(2)定义数据元素的数据类型为如下形式的结构体:typedefstruct{chartaskname[10];//任务名inttaskno; //任务号}DataType;设计一个包含5个数据元素的测试数据,并设计一个主函数实现依次把5个数据元素入栈,然后出栈堆栈中的数据元素并在屏幕上显示。。要求::依次把数据元素1,2,3,4,5入队,然后出队
软件开发技术指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