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名著欣赏介绍精品课程.ppt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Willemvan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的生活也不尽人意,导致精神和心理上都产生了极大的问题,甚至于切下了自己的耳朵,因此后期他自愿住进了精神病医院,在此期间他创作出了他最著名的作品《星空夜》,他把自己的一身都奉献给了艺术。梵高简介梵高的艺术特色采用点彩画法。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大胆的探索、自由地反悔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起初他们相处愉快,但随着梵高病情反复,两个的艺术家却是不断的争吵。在一场剧烈争执后,高更大怒而去,梵·高无法阻止,亦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竟割下自己的右耳。倾泄的颜料里调和着他的血,而画布,不过是他包扎伤口的绷带。用流动的短线条为艺术特色的创作梵高《自画像》梵高代表作:《自画像》《加歇医生肖像》(),1890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该作品是目前排名世界十大天价画作第二位的名画,仅次于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麦田群鸦》(WheatfieldwithCrows),1890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莺尾花》(Irises),1889年,收藏加州保罗盖茨美术馆《向日葵》(VasewithTwelveSunflowers),1888年,收藏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星夜》(TheStarryNight),1889年,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莺尾花》《麦田群鸦》《加歇尔医生》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自画像》1900—1903年蓝色时期(人生的低潮)1902年完成“蓝色自画像”1903年完成《人生》,1904—1906年玫瑰时期(粉红色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1905年创作《拿烟斗的男孩》1906年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为美国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画像《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的跳板1907—1916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1907年结识布拉克,开始立体派风格创作,创作《亚维农少女》1909年解析立体派开始;创作《费尔南德头像》1912年把上胶的纸贴到画上,进一步发展立体注意1917—1924年古典时期1917年在意大利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娃,创作《欧嘉的肖像》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1932—1945年蜕变时期 1932年创作《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展示了毕加索(PabloPieasso)的金发情人胸口半露地搭着披肩、膝上搁着一本书,坐在椅子上头倚着红色椅背打瞌睡的模样《亚维农的少女》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少女》。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
名画名著欣赏介绍精品课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