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防滑坡保证措施.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预防滑坡的措施一、前言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其危害程度人所共知,轻则增大工程投资,影响工期,重则掩埋设备、殃及人员生命。二、预防滑坡发生的原则1、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由于滑坡危害严重,必须贯彻“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应当严格按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执行,消除或减少滑坡现象的发生。2、正确认识滑坡的原则总结过去公路工程建设中发生滑坡的教训,大多是因为工程地质勘察力度不足,对岩土体特征和外部因素的认识不清所造成的。正是因为忽视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不能正确地认识滑坡的发生、发展和赋存状况,导致了公路工程建设中滑坡现象时有发生。3、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原则地质体是一种复杂的结构体,受时间、资金、手段、人力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仅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还很难正确地探明工程地质体各部位的真实状况,尤其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地区更是如此。施工开挖直接揭露工程地质体,有利于进一步查明地质体的情况和特征,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变更设计,使设计更符合工程地质结构体的实际情况,这就是动态设计。施工开挖直接揭露工程地质体,设计依据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或变更,而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动态施工。4、将危害消除在萌芽阶段的原则滑坡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逐步变化的过程,预防滑坡最好是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如滑坡处在初期变形挤压阶段,虽然其后缘张拉裂缝已经贯通或有下错,但整个滑动面尚未贯通,抗滑段还有较大的抗阻力,滑带上的强度也未完全达到其残余强度,整体稳定系数尚大于1,若此阶段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滑坡,可充分利用土体的强度,支挡工程量小,可节约工程投资,缩短治理工期,尤其是牵引式滑坡更适合用这一原则,因为牵引式滑坡具有逐级扩大的特性,即前一级滑动后,后一级因失去支撑力而跟着滑动、扩大。若能及时稳定前一级,后一级就不会再发展、扩大,因为前一级范围小,治理投资也少,否则等滑坡扩大后再治理,难度和工程量将大大增加。5、将危害控制在最小的原则在滑坡刚出现或即将出现各种急剧变形的征兆时,对线路随时可能产生危害,必须采取果断有效的应急工程措施,确保山体不致下滑将危害控制最小。此时,可在充分利用既有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前提下,提出偏于安全的整治措施。三、宏观预防措施1、公路选线时应充分重视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工作应当紧密配合选线工作(即所谓“地质选线”)。2、严格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要求认真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3、工程建设区应尽量避开已有的大型滑坡和多个滑坡连续分布的地段,以及开挖后可能发生滑坡的地段(如岩层层面倾向线路倾角大于10°及厚层堆积层分布地段、大型断层破碎带及多条断层交叉地段等)。4、对于工程建设避不开的滑坡要尽量少破坏其稳定性,如局部变动线路平面位置和纵坡,少填少挖,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提高其稳定性。5、严格按有关规范及要求进行边坡设计,使设计的边坡符合设计段的岩土结构和构造条件及强度特征等。6、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工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7、对重要、高大复杂的边坡必要时应进行动态监测。这样可以获得坡体变化的定量数据、变形规律,能够对坡体未来稳定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预报,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使边坡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四、高边坡预防滑坡

防滑坡保证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q93485240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