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探讨
严业安
摘要:创造思维是指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综合、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去获取新知识,得出新的结论、,通过设计创造性的教学程序、设计探索性的实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等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方法重视实验习题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创造思维; 化学; 实验教学
引言
,什么是创造思维呢? 一般认为,凡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综合、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去获取新知识,得出新的结论、规律的思维就是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具有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求异性、,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能力,懂得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增强创造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进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分析思维的中枢; 右半球是处理表象,进行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中枢〔1〕.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学科教育,,发展学生的自我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加强学生对图形材料、形象材料、非言语材料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机能优势,,化学实验具有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发展能力、,本文试图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进行探讨.
1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设计创造性的教学程序,诱导学生的创造思维
从中学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实验多数是重复课堂演示的验证性实验,,若能挖掘实验内容和创造教育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创造性的教学程序,则对诱导学生进行创造思维大有帮助.
例如,在学习HNO3具有易挥发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及实验室制取HCl等知识的基础上,:
(1) 由
NaCl + H2SO4( 浓)
不加热或微热
NaHSO4+ HCl↑,
NaHSO4+ NaCl
△
Na2SO4+ HCl↑,
第31卷第10期
2011年12月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Vol. 31 No. 10
Dec. 2011
*收稿日期:2011 - 09 - 01
基金项目:2011年福建省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项目(ZL1102 / RM(sj) )
作者简介:严业安(1972 -) ,男,特级教师,三明学院兼职教授,: 化学教育.
联想可用NaNO3和浓H2SO4加热制取HNO3;
(2) 由于也是固+液→△气,故实验室制取HNO3的装置应和制取HCl相似;
(3) 由于HNO3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反应不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