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的盈利囧不囧?——电影制片企业的损益分析目录1.《泰囧》的盈利之争 22.《泰囧》的收入分配 4附录:影视行业内幕多 、税收和净利 14讨论 14【写在前面的后记】值此蛇年来临之际,利用寒假,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嘿咻嘿咻的干活,终于写完了这篇长文。需要慢慢看的。有啥用?打算做教学用的案例分析。主要用于利润表的讲解,也涉及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务分析、成本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基本结论是,光线传媒的业绩预告是比较靠谱的。1.《泰囧》的盈利之争电影《泰囧》,你看了吗?我看了。好看吗?我觉得不错。我家不到十岁的娃娃,和七十多岁的老奶奶,都觉得好看。至于是不是“三俗”,就顾不得了。《泰囧》票房已过12亿,拿下中国电影史上的国产片票房冠军(那些具体数字我就不啰嗦了),确实了不起。这对其出品公司“光线传媒”(股票代码:300251)当然是重大利好,因此引来股市一阵热炒。呵呵,据说股民最爱国,因为国家大事都会影响股市涨跌。以此类推,股民还很文艺呐。可惜,赚钱的股民未必能把其中的数字分析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2013年1月18日,光线传媒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28万元~31,6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80%”。随后,多家券商发布研报,认为其业绩低于预期。更有媒体以“《泰囧》票房被缩水,光线传媒上亿净利失踪”为题,质疑“此举或为平滑利润”。1月24日,光线传媒又发布了澄清公告,“公司不存在媒体报道中票房缩水、利润失踪情况”。争论的焦点在于,《泰囧》能给光线传媒带来多少回报?《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引用了北京高华的研报观点,“《泰囧》,”。但光线传媒认为,…按照公司的年度业绩预告,,~。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把争论中涉及的损益项目一个个列出来,再逐一讨论吧。数据来源都是公开资料,尤其是光线传媒披露的信息。谁叫你要上市呢?不得不置于众目睽睽之下了。请注意,表1做了六次减法。前面两次减完,才是光线传媒的收入。其中的数字,大多是一个个估算,再填进去的结果。表1.《泰囧》对光线传媒2012年利润表的影响分析编号项目名称金额(亿元)说明1(一):%%4(二):(三):(四)%和75%估算9减:(三)的25%测算10(五)%%13(六):%的股份15(七).《泰囧》的收入分配第1项,是票房总收入中作为2012年收入的数字。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部电影的票房总收入。这是什么都没扣除的数字,无疑看起来比较大。不过,这些收入首先要被“时间”砍一刀。这就是“会计分期”的作用。项目损益不等于期间损益。一年之中,公司有多部电影投放市场;一部电影,不一定只在一个会计年度之内放映。期间损益是多部电影的损益总和;而一部跨年放映的电影在一年确认的损益仅仅是项目损益的一部分。这一刀怎么切呢?会计是个讲规矩的行当。上市公司要执行2006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收入确认的几个条件。光线传媒在澄清公告中说到,“公司确认收入一般根据各院线每天报送给公司的结算单,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这个数字跟券商估计的10亿元,也相差不大。第2项,是电影企业的专门税费,叫电影专项资金,这是个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东东。名字不是税,实质就是税。在财政统计中,叫非税收入。1991年,由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牵头,联合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国家税务局、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发布了《关于明确电影票价管理权限和建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
《泰囧》的盈利囧不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