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愁》.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乡愁》
让学生走进诗情画意中
说课流程
说教材
1
2
3
4
5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诗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这首诗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说教材
1
2、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七年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没什么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
1
说教材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
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1
说教材
4、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
现主题的特点。
1
说教材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进行教学。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2
说教法
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美美地听
美美地读
美美地品
美美地说
本诗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力争能通过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并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说学法
3
首先,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设计意图: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播放余光中的《乡愁》动画朗读。动画诗歌的播放是为了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之情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
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1、导入新课—美美地听
4
说教学过程
2、朗读—美美地读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
(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
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
4
说教学过程

《乡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