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明朝简明史蚆袁明朝(1368年-1644年)膁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定都应天府(今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攻占顺天府,明思宗自缢,随后满清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至此明朝灭亡,享国276年。但明朝南方皇族势力政权(史称南明)仍延续了数十年,直到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廷宗室才被完全灭绝。莆1351年元朝爆发红巾军起义,安徽凤阳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也追随郭子兴而加入,1356年朱元璋继承病逝郭子兴的地位继续征战壮大实力,在击败南方元朝势力和南方起义军,统一江南后开始北伐,1368年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明朝建立后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吏治,惩治贪官污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猜忌,借此两兴大狱,开国功臣除汤和外几乎全部被杀,株连者总计达有四万五千余人。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保卫皇位。为防朝中奸臣不轨规定诸王可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同时为防诸王尾大不掉,也规定皇帝在必要时可下令“削藩”。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驾崩,因太子早死,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位,改年号建文,建文帝立刻削藩。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被废为庶人或被杀。同时准备削除燕王,结果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内难”名义起兵占领京师,建文帝在宫城大火中下落不明。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明成祖朱棣即位后,先是出击安南。后又攻打蒙古以绝后患。在内政上,下令修大型永乐大典,三年时间即告完成。派宦官郑和七次下西洋,将北平改名北京,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史称“永乐之治”。螄成祖死其长子仁宗朱高炽即位仅一年就驾崩,但是其推行诸多仁政。任用贤臣,并且停止对外战争,以积蓄民力。更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死后其长子宣宗朱瞻基即位,继承了父亲的路线,实行德政治国,国家进一步强大。但宣宗喜养蟋蟀,官吏竞相拍马,太监开始干政。1435年九岁的英宗朱祁镇继位,时蒙古瓦剌部逐渐强大,正统十四年(1450)南下攻明,英宗被俘,继而大臣拥戴英宗弟代宗朱祁钰即位,瓦剌军见绑架英宗已无意义,于八月释放英宗。代宗先是不愿遣使迎驾,又把英宗放在南宫(今南池子)软禁,景泰八年帝病危。十六日,副度御史徐有贞率军夜入南宫,拥戴英宗夺门(东华门)复位。英宗登基后朝政好转。芁英宗死儿子朱见深即位,宪宗体谅民情,励精图治,俨然为一代明君。宪宗口吃内向,因此很少廷见大臣。宪宗末年,好方术,宠信宦官,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宪宗死后孝宗朱佑樘即位。由于孝宗自幼生于贫寒,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天下小康,弘治十八年孝宗驾崩。十五岁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武宗,武宗本性贪图享乐,不思朝政,信用佞臣,正德十六年武宗去世。武宗无子嗣无兄弟,死后由孝宗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即位,改年号嘉靖,世宗蔑视礼法、奉道教,朝中反对者均受打击,世宗自嘉靖十三年后即不视朝。权臣严嵩借此窃权,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崩于乾清宫,唯一存活的皇子朱载垕即位,穆宗本人无能,但他任用能臣,如高拱、徐阶、张居正、海瑞等,陆上与蒙古达成和议,海上开放民间贸易,明朝重现中兴,隆庆六年穆宗中风突然驾崩,九岁的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神宗年
明朝简明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