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八月迷雾》有感:渴望被尊重的生命渴望被尊重的生命——读《八月迷雾》有感原创:刘嘉欣这是德国历史上无法绕过的疯狂时代,那一排排万字旗下,主人公恩斯特用他的机敏,叛逆野蛮的生长;最终又因为他的机敏,无可奈何地夭折。在恩斯特的身上,有忧郁和渴望。他渴望自由和爱,渴望隐秘和信任,他也渴望他能以不被改变的样子被尊重。恩斯特没有任何精神问题,没有残疾,却因为他被标签"来自吉卜赛家庭"和"具有反社会倾向的心理病患者"而成了希特勒政权死亡名单上的一员。他也被处决了,他也是希特勒政权的牺牲品。他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敢于反抗当局,不向希特勒政权屈服的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和边缘的他,一直处在"孤儿"、"难以教化的人"和"残疾人"中间,经历了希特勒政权的崛起和衰败,也许也正因为他可能见证了这些残酷无情的罪行,他这样一个健康结实的男孩也必须死。纳粹独裁政府下,人们要消灭所谓"无生命价值的人"和"吃白饭的人".到底谁有权利丈量生命的价值?谁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在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说到,"这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正常或不正常,适应或不适应,我行我素甚至残疾,都能让我们深思我们存在的基本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渴望被尊重,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为什么他就是坏人?"恩斯特经常这样问自己,他只要一有动作,别人就会说他是坏人,是反社会分子,是不正常的。连他都分不清善恶了,他只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喝"救治"药的时间,他努力工作因为他不想上"升天汽车",偏是这样的他,却成了恶人。到底是时代决定了善恶,还是人心?为什么他不被信任?他的生命要任人摆布?我们远不能弥补像恩斯特这样的许多人,他们被邪恶侵蚀却依然艰苦地存活着,有些人无能为力的被判为无用,有些人倔强地反抗。他们活着,不愿被改变,不愿自己的生命被评判,渴望被尊重。当历史的重重迷雾被拨开,如今的德国,人们极重视
读《八月迷雾》有感:渴望被尊重的生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