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延津县集南村规划.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南省延津县集南村规划(2006—2010)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延津县石婆固乡集南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主导型村庄,地处县中心腹地,西距新乡市30公里,紧邻新荷铁路,省道S308公路在村北通过,县迎宾大道在村西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全年无霜期2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4小时,有效积温5043℃,。整个村庄地形相对平缓,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有4个村民小组,农户356户,人口1430人,耕地1865亩,,2005年总产值720万元。 集南村已经形成以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和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为主导的优势产业。现有蔬菜温棚350座500余亩,品种以黄瓜、西红柿等大众化蔬菜为主,是河南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4300吨左右,注册了“绿汇”蔬菜品牌,产品销往郑州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年均产值400万元以上,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和较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集南村也是延津县最早的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专业村,是县天冠种业公司多年的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村,常年优质小麦种子繁育面积1300亩左右,年产优质小麦种子500吨以上。第一产业从业人数700人,年产值600万元。第二产业以农产品加工、外出务工、建筑业为主,从业人数160人,年产值100万元左右;第三产业以津美佳超市、农机修配、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等为主,从业人数40人,年收入20万元左右。2005年集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80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为15∶∶1。:现有机井30眼,平均每眼井灌溉60亩地,另有河灌耕地150亩。农业机械方面:现有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2台,农用拖拉机等小型农机具普及率在80%左右。农业服务体系方面:以县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园艺站、农业广播学校等为技术依托,常年对广大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农户受训率达到70%以上,基本实现了户户都有技术明白人。全村有130人参加过“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25人获得绿色证书,有2人获得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技术资格证书。农民整体科技素质相对较高,接受新技术、新事物能力较强,曾获河南省科技示范村荣誉称号。:村民生活用水以压水井取水为主,村内主要干道基本实现柏油硬化;民居以砖混结构为主,现有两层楼房80多座,砖瓦房560多座,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米左右,处于全县中上等水平。文化教育: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设6个班级,有教职员工12人,在校幼儿和学生350名,适龄儿童就学率达到100%;村内设有图书阅览室、电教室,安装有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设备1套,运转正常。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有个体诊所2处,2005年全村1330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有8名村民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23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通讯:农户电视普及率为80%,电话普及率50%左右,移动电话拥有60部。能源利用:户用能源主要以煤和秸秆气化气为主。建有秸秆气化站一座,年处理农作物秸秆达300吨左右,秸秆气化入户率达到30%,另建有户用沼气池11座。

河南省延津县集南村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62357237
  • 文件大小1.08 MB
  • 时间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