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北天门过年民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蒆湖北天门春节习俗薄   ——190班李宇恒膀宴请习俗羈新中国建立前后,本地设宴请客的习俗变化不大,上午、下午两餐,以10碗为敬,也有12碗的,宴席菜食以鱼、肉(猪肉)、鸡、蛋为主要原料,牛肉、鳝鱼、甲鱼次之。正席必有蒸肉、碗子鱼、肉圆子、豆腐圆子等,还有藕蒸菜,叫“押桌”;榨菜炒肉,叫“下饭菜”。从70年代起,席上的羹汤多由咸汤改用甜汤。宴席多为10人一席,上、下方各为3人,左右各为2人,以上方中座为首席。首席,多请辈份高、年岁长的人就坐。贵客(如新女婿首次过门)也多安排在首席上。下方称下首,左、右两边称东角、西角。菜碗摆法、移动均有严格的规矩。膅过小年习俗蚃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南方人进入过年节期的标志日(北方人是二十三日),是过大年(除夕)序幕。薁在天门集镇、乡村,这天除了家人热热闹闹吃年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礼俗就是祭灶神,俗称“送灶”。蚀清末、民国时期,“过小年”晚餐全家团聚。叫“团小年”。从此家内“封百口”,禁说不吉利的话。自即日起,各家开始打扬尘,房屋、家具洗刷一新,但二十八日不能打扫,有“扫七不扫八”之忌。羄清末、民国时期,春节礼仪隆重,阴历(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凌晨,民间的传统习俗是全家男女老少穿新衣,端祭品,每人手中拿一根香出门,燃放鞭炮,朝天叩拜,迎新祈福,谓“出行”(出天方),随喊:“开门大发财”、“出行大吉”、“财宝滚进来”。进屋后燃烛、焚香、化纸、击磬,先拜祖先“神位”再向家庭尊长拜年,然后坐吃年糕、糖食、饮茶欢叙。天亮后,同村、同族互相拜年,祝福恭贺,称“拜跑年”。随后,给新亡人“烧亲香”。到祖坟地烧纸、放鞭、叩拜。自初一起,不能扫地、挑水、泼水,以求吉利,集市商家停业三天。待到初三烧过“门神纸”方可动水、土和开门营业。蚃春节拜年流传着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初三拜姑爹舅爷,然后再拜其他亲友的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亲朋好友请客,叫做“请拜年客”(或叫“春客”),同村、同街的敲打锣鼓进行娱乐,谓之“打年鼓”,也有玩灯、演戏等娱乐活动。羂新中国成立后,农历正月初一仍为春节,为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期间带有迷信色彩的礼俗逐渐破除。初一零时,街道、村庄鞭炮齐鸣,焰火冲天,迎接一元复始。天亮后,党政机关团体举行“团拜”,然后向烈军属、英雄模范家庭、五保户拜年。农村除按照传统习惯向亲友拜年外,还有不少村组织表演采莲船、狮子、龙灯等春节民间文艺活动,给群众拜年

湖北天门过年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4-06